上证消费(000036.SH)

AppleTree

10年从业经验,擅长对行业基本面的深度研究,精通不同市场行情下的行业资产配置策略。

2025-04-30

行业、指数、公司研究

主要结论

全称“上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上证行业指数系列将沪市的全部样本股按行业分类划分为能源、原材料、工业等10个一级行业编制相应的行业指数,以反映上证行业指数在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

核心指标

指数估值

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

行业成长得分

均值回归机会排名

周涨跌幅

月涨跌幅

年涨跌幅

数据

25 倍

93 名

58 分

52 名

1.50 %

23.43 %

-3.66 %

点击查看追踪该指数的基金 >>

指数成分

序号

1

2

3

前三大行业分布 权重 %
酒类 45.70
饮料 22.36
食品 19.8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id index_code index_name 前十大持仓股票 权重 %
9ab81b532e7247be810026b6a7cc0733 000036.SH 上证消费 伊利股份 15.81
ba2703c0b81d4a0fab0820218d7d075a 000036.SH 上证消费 贵州茅台 14.11
1bc35cf88d6d4619bf6f19d80d0ae6f8 000036.SH 上证消费 山西汾酒 12.85
cf9a80e238394925b53939ab431dc145 000036.SH 上证消费 海天味业 9.79
20e5645dd04041dd87ee51acbed86599 000036.SH 上证消费 东鹏饮料 4.34
b339e91e921c4117b07223e0c5e63b6d 000036.SH 上证消费 今世缘 3.67
475dcdfe4b9d4d798d07d7975b4db92f 000036.SH 上证消费 青岛啤酒 3.36
0de204e135634d2db65c0f98440b4bd2 000036.SH 上证消费 梅花生物 2.77
d6a615a82c9146dd834534203ffa4af4 000036.SH 上证消费 安琪酵母 2.73
220cc91b31604319a67ab4648a8ec9d8 000036.SH 上证消费 舍得酒业 2.38

对于酒类,我们有如下观点:

酒类板块总营收4920亿,行业整体净利润1696亿,整体毛利率74.6%,整体净资产收益率26.3%。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4.9%!

酒类主要是白酒和啤酒。我们对白酒的看法:首先,中国人喝白酒的量是逐年下降的,但喝的酒越来越贵。这几年白酒产销量都在下降,是否与疫情有关还有待观察。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672万千升,同比下降5.8%,但是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长了9.6%,这是很明显的“量减价升”或者说“结构化升级”的特征。这意味着如果是买个股的话,只能买高端品牌。

其次,高端白酒之间的竞争更全面更激烈。茅台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影响力很微弱的地方土特产,至今发展成单品营收过千亿,市值上万亿的白酒品牌,这对其他高端品牌比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酒鬼酒、水井坊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竞争格局看,未来直接和茅台竞争的品牌可能有些困难,但这些高端或次高端品牌立足自身特色,找到特定区域和客群依然能有很好的表现。

最后,回避毛利率很低的品牌,我们发现这些品牌不仅多元化经营,而且主营的中低端白酒品牌多且杂乱,整体营销效率很低。未来被淘汰的概率很大。

我们对啤酒的观点是: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2013年是高峰,2021年产量比2013年下降29.6%,所以这是一个下降的周期。前五大啤酒公司占了80%的市场份额,而且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啤酒基本上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竞争主线是高端化,每家啤酒企业都在尽所能提升自家高端产品的营收比例。比如重庆啤酒的高档品牌(嘉士伯、乌苏)营收占比超过36%(按2022年披露的年报数据),高端品牌毛利率超过54%,它们的核心市场就是重庆、四川和湖南;青岛啤酒的高端品牌如百年系列,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5%左右,相比之下青岛啤酒的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是2.6%。可见,各家都在努力拔高产品线。

这种竞争的结局会是什么?啤酒确实不属于非常好的生意。在CR5已经超过80%且行业下行的趋势下,如果每家龙头都不断加大对中高档产品的投入,势必就会导致广告、促销等市场费用都增长,加上上游原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未来啤酒行业整体盈利情况不会比过去好。

对于饮料,我们有如下观点:

饮料板块总营收2245亿,行业整体净利润171亿,整体毛利率30.8%,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4%。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8.4%!

饮料包括乳业和非乳业。

中国乳业发展潜力主要来自人均消费量只有欧美的1/10,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乳业市场总体是“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伊利和蒙牛是全国性乳业龙头,新希望、光明等深耕一个或多个省市的区域性市场,贝因美、均瑶、妙可蓝多在特定产品类型上有自身竞争力,而且妙可蓝多比其他两家成长性和生意模式要好。

我们观察乳制品企业的几个关键指标:主营业务毛利率、现金周转天数、管理费用率,总体上伊利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妙可蓝多是发展态势最好的。伊利集团整体规模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五。他们主要产品是液态奶,营收850亿左右,毛利率28%;其次是奶粉,毛利率39%,营收162亿,增速同比25%,如此规模有如此毛利率和增速非常难得。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客群的下沉,婴童奶粉的高端化以及成年奶粉的增长。伊利的竞争优势仍将持续,他们的品牌、渠道、产品力都形成了某种良性循环。

新希望和光明有类似的战略,在区域内主打“新鲜”,以自己的牧场辐射周边区域,提供新鲜奶品对伊利蒙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新希望的“24小时”品类2022年收入贡献超过了10%,他们的低温鲜奶全国市占率超过10%,这些是乳业巨头面对竞争的典型案例。

因为出生人口增速放缓甚至总体规模在下降,所以贝因美所在的婴童奶粉米粉市场成长空间并不大。这家公司管理层之前有些问题,创始人重新出来操盘。虽然毛利率很高,奶粉达到54%,米粉是30%,但他家去年的应收帐款比例是行业最高的,有20%左右。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数据。

乳酸菌和益生菌细分市场的入门门槛不高,均瑶是最早做的,但是畅意、哇哈哈还有很多品牌都可以做。虽然均瑶宣称他们是有独特秘方,但这个口味本身没有形成用户粘性。

总体上,乳制品行业还是看伊利、光明、新希望这些巨头的增长,以及妙可蓝多这些新势力在新赛道上的快速崛起。行业总体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依然可以持续。

非乳饮料这个行业最近10年产量规模扩大了40%,不算快速成长的行业,而且赛道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细化。从植物蛋白、功能饮料、运动饮料都有对应的品牌涌现。

非乳饮料的代表性产品有两类:一是东鹏饮料这种功能性饮料;二是养元饮品、承德露露、维维集团这种植物蛋白饮料。虽然东鹏特饮的销量已经占到能量饮料市场的36%,居市场第一,但能量饮料市场总体销售额和销量都是在下降的。本质上,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类饮品。从这个角度,植物蛋白赛道的成长性要好。我们认为这是为什么东鹏特饮要不断寻找发展“第二曲线”,而养元饮品、承德露露一直专注的主要原因。

承德露露和养元饮品是植物蛋白饮料的代表。虽然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市值、品牌影响力方面,养元饮品都领先,但是我们觉得承德露露要更健康。举一个例子,虽然毛利率都是45%左右,但承德露露是在没有应收帐款,也就是经销商需要先款后货的。从企业成长性看,承德露露在建产能是35万吨,已有的实际产能是24.8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承德露露了。相比之下,我们统计的口径看养元饮品在建产能差不多23万吨,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

维维集团应该是引起投资者警觉的例子。我们根据最新披露的报告毛估估它的产品有150多种不同型号,这对一家消费品公司来说是难以掌控的,你的供应链管理效率和品牌宣传效能都会比竞争对手低很多。过于多元化的结果是每种产品都陷入平庸,从而降低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虽然豆奶市场其实是植物营养饮品中最大的细分市场。

对于食品,我们有如下观点:

食品板块总营收3497亿,行业整体净利润251亿,整体毛利率22.4%,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0.7%。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3%!

食品主要分为肉类、调味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A股的“肉制品”主要是猪肉和鸡肉。在中国,猪肉消费量占绝对领先地位且数据还在不断增长:过去八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kg上升到25kg,禽类从8.3kg上升到12.3kg,牛肉从1.65kg上升到2.5kg。所以,这是一个庞大且持续缓慢增长的市场。

这个行业最新的变化是肉制品生产商都在向产业链上游的屠宰、下游的肉制品深加工(如预制菜)延伸,有些企业如华统股份还深度涉及生猪养殖。

我们对肉制品行业有如下观点:

一是因为随着屠宰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屠宰业务的毛利率会提升;另外是主流厂商越来越向下游延伸会带来品牌溢价。二是行业会有商业模式升级的过程。金字火腿和双汇发展,因为各自都有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品牌和渠道优势,所以拥有行业中最好的生意模式。肉食品深加工更多的是ToB的生意,比的是规模和效率,这个赛道足够大,会是一个成长性很好的市场。最后,我们不看好肉制品企业参与养殖板块。屠宰业务能稳定上游供给,但养殖本身是一个很专业且需要规模化经营的生意,肉制品企业参与进去并不明智,很可能拖累主业和整体盈利能力。

调味品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传统的单品,如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这块大概有50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单品是鸡精(粉),份额最大的是酱油;另一个是复合调味料,如红烧肉调料、火锅调料等。这块2022年市场规模大概1786亿,过去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大概14%,是增长最快的调味品市场。

传统调味品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来自以下方面:首先是市场集中度的提升。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CR5是18.8%,美国是46.4%,日本是26.1%,横向比较看还有很大空间;其次是产品品质的提升。这方面会有分化,像海天味业这种已经实现全国所有县城全面覆盖的企业,未来成长性会低于行业平均值,而专注高品质单品的如千禾味业,有机会通过市场份额和单品毛利率的提升获得更高速增长。复合调味品的增长逻辑来自外卖、预制菜、餐饮连锁化的发展。调味品的需求70%来自餐饮和食品加工,30%来自家庭消费,中国餐饮连锁化正处于加速提升的阶段,这种“中央厨房+门店”的模式为复合调味品带来强劲需求动力。

总之,传统调味品市场我们看好注重高品质单品的企业,而复合调味品市场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休闲食品行业典型的产品有:烘焙、零食、卤味、瓜子。行业代表性公司有元祖股份、桃李面包、广州酒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绝味鸭脖、洽洽食品等。烘焙有四种:面包、蛋糕、月饼和其他糕点。

首先,我们不看好桃李面包所在的日常代餐市场。一方面,人们的日常餐饮习惯很难改变,所以不能用西方或者日本的渗透率来简单比较;另一方面这个行业进入门槛极低,同质化严重。截止2022年底中国烘焙行业企业数量已经接近3万家,达历史新高。目前为止,元祖股份拥有烘焙行业最好的商业模式。他们尽力做出高品质产品,然后赋予产品文化、礼仪内涵。这是很明智的做法,而且通过“三节四季”解决了广州酒家正面临的一年就只热卖一个月的季节性问题。元祖股份的产品结构,SKU管理效率方面是行业典范,蛋糕的毛利率甚至超过70%,这是经营能力的体现。

零食代表性企业是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2022年中国广义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超过1.5万亿,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但这是一个极度分散且不容易有品牌积累的生意。良品铺子全渠道SKU有1655个,每年上新产品600个SKU,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每日每刻在变化,他们对产品没有忠诚度,你和你的竞争对手都需要不断尝试新的产品,鹿死谁手未可知。本质上,休闲零食是一个不会很差也很难超预期的一个赛道。

卤味的竞争格局相对较好。中国卤味市场规模大约3400亿,卤味市场虽然分散,但具有全国品牌影响力的只有少数几家。消费者看重的“新鲜”,需要很强大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基本上如果是全国性品牌,需要300-500公里为半径构筑供应链体系,与此相对应的需要上规模才可以分摊这些资本开支,因此这意味着行业准入门槛其实很高。值得一提的是,绝味鸭脖在疫情期间逆势布局了门店和网点,加上线上外卖平台和社区团购的促进,我们看好这个赛道。

速冻食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赛道的发展得益于两点:一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已经达到可以规模化的程度,二是餐饮连锁化和城市生活快节奏带来的B端和C端需求的迸发。行业代表性公司是安井食品、巴比食品和味知香。

安井主营速冻火锅料、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巴比食品是以连锁门店形式卖中式面点,包子馒头之类,也正在发力做To B大客户团餐业务;味之香主要做预制菜。中国速冻面米制品其实也是千亿规模的市场,2020年中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是9公斤,美国、欧洲、日本分别是90公斤、45公斤和20公斤。我们认为这块的空间比烘焙市场大很多,但是增速不会很快。典型企业是安井、三全。安井是综合实力很强的企业,在B端有很强竞争力,持续打造爆品的能力也很强。在供应链、渠道都完善的情况下,单个企业的成长就取决于单品。

预制菜市场规模更大,2021年大约有3459亿,而且受到政府的明确支持。现在冷冻和物流技术都提高到了能支撑快速商业化的阶段,2021年预制菜同比增长21%,是食品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预制菜既满足餐饮连锁企业追求效率的需求,还满足了人们追求简单方便的诉求。这是一个潜在的万亿市场。典型企业是味之香,他的整体毛利率在24%左右,作为周转较快且赛道很长的食品类生意,这是不错的财务表现。

速冻食品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赛道。

单位:%

资产负债率

销售毛利率

营收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35.21 34.65 33.84
36.36 34.43 33.28
-9.62 -12.33 -13.18
30.80 28.96 26.72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

基金定投简易计算器

定投计算器

基金定投简易计算

元人民币
个月
5%
1%20%
元人民币
预期收益=每期定投金额×﹙1+收益率﹚[-1+﹙1+收益率﹚^定投期数]÷收益率,计算时省略部分小数

这里的核心是“预期收益率”的设置。

除了指数本身的估值和成长性之外,我们列举下列宏观和市场数据供您参考:

  •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
  • 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
  • 1年期国债收益率2.3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2.68%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约11倍(对应预期收益率9%)
  • 上证50指数市盈率约9.8倍(对应预期收益率10%)

你可能会喜欢

新材料(h30597.CSI)

主要结论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材料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

机器人(h30590.CSI)

主要结论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关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股票的走势,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行业成长得...

互联网(h30535.CSI)

主要结论中证互联网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互联网硬件设备、云计算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行业智能应用软件、互联网运营、互联网内容服务等领域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

文娱传媒(h30365.CSI)

主要结论中证文体休闲指数选取文化、体育与休闲类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股,反映文体休闲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股价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标的。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行业成长得分均值回归机会排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年涨跌幅数据[wpda...

健康产业(h30344.CSI)

主要结论中证健康产业指数以全部A股为样本空间,选取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环保等三大产业中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并以等权重加权。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行业成长得分均值回归机会排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年涨跌幅数据[wp...

TMT150(h30318.CSI)

主要结论中证TMT150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TMT产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TMT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核心指标指数估值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行业成长得分均值回归机会排名周涨跌幅月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