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23.57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10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9-10
- 杜云波先生介绍公司整体业务情况
- 问答环节
- Q1: 公司坚持”环保低碳新材料 + 生物大健康”双翼发展战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平衡和协同这两大业务板块,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 答: 公司始终坚持”环保低碳新材料+生物大健康”双翼发展的战略布局,围绕特种环保纸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印刷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大麻精深加工及应用场景研发等业务展开。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优化生产线、积极执行降本增效改革,在保证环保包装新材料业务和印刷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客户市场,持续开展工业大麻新技术、新产品及整体植株应用业务的研发投入。
- Q2: 特种防伪环保纸业务作为公司上市时的主营业务,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未来有哪些具体规划?如何应对行业内的竞争加剧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
- 答: 公司的特种防伪环保纸主要包含真空镀铝纸、激光防伪等环保纸质材料,特种防伪环保纸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公司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是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也是公司在技术投入、设备投入上的重点领域。公司通过引进新设备、进行光刻技术的研发等,已经形成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新品光刻打样体系。设计打样超过数百款,并且取得多项光刻烟标订单。未来,公司管理层将持续推动防护型的安全生产,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继续强化公司服务至上的理念,有效巩固和增加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
- Q3: 印刷品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订单,在稳定现有订单的基础上,有哪些措施来拓展新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领域,以提升该业务的营收和利润?
- 答: 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构建全球化业务增量。大力拓展南美及东南亚市场:针对食品、日用品等终端消费品需求,通过参与国际招投标承接高端包装订单,重点推广环保型覆膜纸技术,满足当地市场对绿色包装的升级需求。针对欧美市场:依托公司海外资源,深化与烟草、快消品企业的合作,开发高精度防伪印刷产品,提升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份额。推广可降解包装解决方案,以复膜纸技术(替代传统塑料覆膜),响应全球限塑政策,通过数字印刷技术实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满足海外客户对个性化包装的需求,提升附加值。二、强化内功修炼,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入 AI 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印刷品套印精度,减少人工抽检频次,自动化模切、烫金生产线,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合格率。构建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优化排产计划,有效订单交付周期缩短。同时可预判设备故障,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维护保养,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每批次产品扫码即可进行全程跟踪,质量管控高效精准。投入 VOCs 综合治理系统,采用水性油墨替代传统溶剂型材料,VOCs 排放量减少 75%以上,满足国家环保法规及欧盟 REACH 法规要求。
- Q4: 国内工业大麻产业发展受到政策限制,公司如何在有限的政策空间内,探索工业大麻在医药、保健品、日化品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有哪些具体的研发项目和合作计划?
- 答: 2025 年 6 月,公司子公司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云南大学共建”CBD 联合研究中心”,依托该校 Bio-X 交叉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开展 CBD(大麻二酚)在抑郁症、渐冻症、肝脏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探索其作为神经保护剂和抗炎成分的潜力。截至目前,已申请多项工业大麻相关专利,涵盖 CBD(大麻二酚)提取纯化、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等关键技术,支撑药物制剂开发。后续拟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开展基于 CBD(大麻二酚)的药用领域研发及市场拓展。
- Q5: 公司参股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 19.30% 的股份,对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和盈利增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 答: 公司持有轨道辰光的股份比例为 19.30%,目前公司未直接参与轨道辰光的日常经营管理,公司现有业务也未与轨道辰光的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轨道辰光业务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亦存在产业化、商业化落地周期较长以及不达预期的风险。轨道辰光的”天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 5 年内有明确的商业价值,太空数据中心的”地数天算”业务可能在未来 5-10 年逐步具备与地面数据中心进行竞争的优势。
- Q6: 公司 2025 年上半年预收款增速较快,主要来源于预收房租,未来是否有计划通过其他业务活动来增加预收款,以改善现金流状况?
- 答: 2025 年上半年预收款项增加主要来源于预收房租,属于正常业务往来。目前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主要精力和投入放在主业的发展上。
- Q7: 从 2025 年中报来看,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下降 12.19%,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23.11%,请问是通过哪些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措施实现这一转变的?这些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答: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净利润上升主要系拓展高附加值业务,控制采购成本,加强内控管理等措施实现。
- Q8: 公司计划申请 H 股上市,目前进展如何?上市后对公司的战略布局、业务拓展和品牌建设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 答: 目前公司 H 股上市仍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本次 H 股上市后,公司将依托控股股东港资企业境外市场优势,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海外品牌形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公司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
- Q9: 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是否有考虑进入新的领域或开展新的业务合作?如果有,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和方向?
- 答: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方向。
- 本次调研交流过程中,公司严格依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执行,不涉及应披露的重大信息,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2025-08-21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8-21
- 杜云波先生介绍公司整体业务情况: 公司坚持”环保低碳新材料+生物大健康”双翼发展的战略布局,围绕特种环保纸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印刷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大麻精深加工及应用场景研发,新型烟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四大业务展开。
- 近期公司也通过对外投资参股了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
-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特种防伪环保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特种防伪环保纸业务也是公司上市时的主营业务,主要包含真空镀铝纸、激光防伪等环保纸质材料,主要应用于特定客户终端消费品、社会消费品等行业。
- 印刷品业务主要生产及销售模式主要在下游企业广泛实施的招投标项目中,通过参与招投标获取订单,并按照客户的订单要求组织生产和销售。公司印刷产品与终端客户的黏性较高,可按照客户要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较其他印刷包装产品具有高稳定性、大批量、多批次、高精度、高防伪和环保性强等特点。上述两块业务近年来营收和利润水平较稳定。
- 公司2011年上市后,积极寻找第二成长曲线,先后布局了新型烟草业务和工业大麻业务。新型烟草业务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绿馨和参股子公司深圳美众联开展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生产和品牌工作,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业务收入。
- 工业大麻业务,在国内,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绿新主要从事工业大麻中的大麻二酚(CBD)、全谱系油及其他稀有大麻素等原料的加工提取、技术研究及产品出口工作。在海外,美国的全资子公司Shunho Luxin USA LLC. 也已面向美国市场推出 Vitaldiol— R 系列(Recover,Relief, Rest)产品以及Essential酊剂,其中添加CBD、NMN(烟酰胺单核苷酸)、姜黄、褪黑素等成分,以成分极简、天然健康为理念。
- 问答环节:
- Q1:北京轨道辰光太空算力的整体规划,以及分阶段目标? 答:预计2025年底首颗试验星发射,但最后还要看具体发射窗口。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有对应的发射任务。
- Q2:公司是否有拓展到口含烟,给海外巨头做代工的打算? 答:因目前国内关于口含烟的相关法规还不明确,公司暂没有拓展到口含烟业务。
- Q3: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收款增速较快,主要增速来源? 答:2025年上半年预收款项增加主要来源于预收房租,属于正常业务往来,且绝对值金额较小,仅有261.25万元,占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比例仅为0.10%。
- Q4:公司1.1亿元投资受让了轨道辰光大概多少比例的股份? 答:公司在近期以1.1亿元人民币参股主营太空数据中心的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股份比例为19.30%。
- 本次调研交流过程中,公司严格依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执行,不涉及应披露的重大信息,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2025-08-15 公告,分析师会议
接待于2025-08-15
- 公司主业与投资背景
- 顺灏股份主业以环保包装新材料为主,经营稳定,现金流较好
- 公司以1.1亿元人民币参股轨道辰光,持股19.30%,核心管理人员纳入上市公司团队
- 轨道辰光业务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商业化落地周期较长
- 太空算力业务背景
- 算力需求井喷式爆发,太空算力利用晨昏轨道太阳能和极寒环境部署算力卫星
- 太空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地面的2.7倍,未来3-5年可能持平
- 核心逻辑:太空散热对双碳友好,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在太空无局限
- 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
- “地数天算”是中长期需求,”天数天算”是短期内最直接的应用场景
- 传统遥感数据处理时效性低,太空算力可实现秒级处理
- 未来AI训练场景可能以太空算力为主
- 海外进展与产业链
- 海外Starcloud、SpaceX、RelativitySpace等公司积极布局太空算力
- 关键组件:太阳翼、散热辐射板、工业级AI芯片、通信终端
- 散热通过热辐射和特殊材料(如石墨烯)实现
- 挑战与规划
- 核心难点是运载成本居高不下,中国运载成本比美国高一个数量级
- 预计2025年底首颗试验星发射,具体看发射窗口
- 公司计划申请H股上市,为航天出海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