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44.62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8-27 公告,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27

  • 2025年半年报经营数据:营业收入38,804.68万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7,315.21万元,同比增长7.24%
  •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28,267.08万元,同比增长15.97%,占总营收72.84%
  • 认证业务:收入8,333.68万元,同比下降18.55%,占总营收21.48%
  • 检验检测业务变动原因:依托募投项目扩充技术团队、升级检测设备,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订单量稳步攀升,产能逐步释放
  • 认证业务变动原因:进口车数量明显减少,涉及进口车的认证业务收入下降
  • 维持毛利增长措施:优化业务结构,向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信息安全、城市轨道通信安全、民航地面设备无人驾驶、低空飞行器测试、检测仪器等领域延伸
  •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检测认证技术水平
  • 提升运营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内部运营流程
  • 芯片检测业务布局:具备汽车芯片级信息安全测试能力,覆盖侧信道攻击测试及故障注入测试
  • 检测服务类型:测试场景贴合车载环境实际应用需求,覆盖芯片抗攻击、防篡改、数据保护等安全维度,为ECU研发及整车厂安全架构设计提供技术服务

2025-08-26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8-26

  • 国七标准:国七排放标准尚未正式发布;公司持续关注标准制定进程,积极争取参与技术研讨
  • 业务布局:构建”3+1+3″业务战略布局;推进检测基地建设与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地区业务发展;辐射车辆、工程机械、军用装备、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战略投资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信息安全、低空飞行器测试等领域
  • 技术创新:现有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主持或参与243项标准制修订,拥有专利174项,软件著作权237项;聚焦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等领域
  • 人工智能:积累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和军工装备检测技术;具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研发渗透测试、法规测试能力
  • 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04.68万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7,315.21万元,同比增长7.24%;检测业务稳定增长,进口车相关业务收入下降
  • 碳中和业务: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核查、碳中和评价、零碳工厂评价和产品碳足迹评价;提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制定服务;搭建认证技术平台
  • 应收账款:受汽车市场环境影响,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强化应收账款全流程管理
  • 利润增长:毛利率较高的检测业务收入占比增加,业务结构优化;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
  • 低空经济:2022年取得无人机检测资质;实施智能应急装备检测产业园项目,投资约5.8亿元;创建低空经济高端检测验证平台
  • 零碳工厂:承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双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建设工作;入选北京市绿色诊断服务供应商名单、河南省零碳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荐名单;获评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首批授权评价服务机构
  • 股价表现:公司经营状况正常;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23.21%;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 并购计划:2024年成立投资管理部;计划在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车辆信息安全、民航地面设备无人驾驶等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在大湾区、成渝经济区和豫东南等区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