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558.73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15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12
- 机器人市场机遇:公司长期专注于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系统等技术与产品,机器人是典型的应用领域;核心部件与系统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年的应用;配合行业需求推进相关技术与产品应用落地;积极发掘机器人产品的高价值场景,实现技术与产品落地,打通商业闭环
- 机器人领域营收:运控、伺服、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约一两千万元,主要来自工业、物流类机器人
- 半导体设备领域进展: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行业并布局;从功率半导体后封装加工设备逐步切入;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在行业内建立了信任度,迈过准入门槛;营收占比约14%;后道设备领域推进进程相对更快,前道设备领域应用落地相对迟缓
- 数控业务情况:数控机床的业务规模大但毛利不高;中国一直是全球高端机床、高端数控系统的最大市场;中高端领域控制系统目前主要供给还是国际同行;公司的技术与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高速高精领域;控制、伺服部件与控制系统在高端机床加工、激光微纳加工中均有适配应用;数控机床与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约30%+;在微米级精度、五轴联动加工领域均有突破;运动控制系统已经在高端机床主机领域和国际同行高端系统直接竞争
- 战略侧重:半导体设备、中高端数控这两个领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能为公司提供不错成长空间;目前竞争格局较好,主要面对国际同行;下游主机客户需求释放比较密集,商业闭环通畅;这两个领域在可见的三五年都会是公司的跟进重点;机器人行业目前最迫切的可能是挖掘出高价值的商业应用场景;公司首先会保持关注行业动态并跟进技术前沿,其次是为未来可能演变出的商业场景做好相关能力建设
- 研发情况:公司常年保持约营收20%左右的研发投入;投入重点集中在运动控制、伺服、通信与感知等核心技术迭代,以及面向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在预计可见的三五年内仍将维持较高的研发强度,以把握半导体/泛半导体装备、高端机床等领域的机遇,实现长期持续成长
2025-09-12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02
- 公司整体上归类为工控系统与核心部件类公司
- 主要直接客户为数控机床、半导体/泛半导体加工设备、机器人、3C自动化加工设备等机电主机企业
- 战略发展机遇在于规模巨大的制造业高端化结构转型
- 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的营收占比约14%
- 数控、工业激光设备领域占比30%+
- 3C自动化设备领域占比24%+
- 通用自动化领域的营收占比不到10%
- 最难突破的仍然是生态准入
- 国际领先同行已经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构建起了非常深厚的行业生态与认知门槛
- 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团队贴近并跟进大陆地区规模庞大且正快速高端化转型的制造业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 主要供应商是西门子、Fanuc、海德汉、三菱、Aerotech、ACS、ELMO、科尔摩根、欧姆龙、倍福等
- 控制单元在行业演变中大致成为PLC、GMC两条路线
- GMC更多是响应比如高速、高精度、微纳加工场景下的复杂控制需求出现的
- 中高端PLC产品中在导入Motion(运控)功能
- GMC也就是运控系统,其技术大致与市场上定义的机器人小脑范畴相通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十多年的技术、产品经验
- 以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微纳伺服加工设备领域的部件与系统整体,在中国大陆大致有三至五百亿的空间
- 这个市场目前的供给主体仍然是国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