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9.02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24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9-24

  • 公司介绍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张静女士就公司基本情况、行业概况、投资亮点与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 互动交流
    • 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已被小米、吉利、奇瑞、大众采用。
    • 纳米涂装系列材料应用于辅助驾驶部件场景(摄像头支架、风挡玻璃)、车身外观及装饰场景(车身装饰条、轮毂、车标、进气格栅)、车内环境与功能部件场景(汽车内饰、空调管路系统)。
    • 纳米涂装系列材料未来有望切入机器人领域(加热除冰雾性能、耐磨超硬性能、抗菌性能)和手机等3C领域(替代镀铬性能材料、耐磨超硬性能材料)。
    • 与华为云的合作将推进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与网络化协同,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合作协议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2025-09-15 公告,业绩说明会,网络

接待于2025-09-15

  • 核心竞争力优势
    • 技术与产品优势:掌握七项产品开发技术、两大类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规格超6000种
    • 研发投入与成果: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646.05万元,同比增长28.73%,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获小米汽车定点采用
    • 客户资源优势:进入福耀玻璃、圣戈班等全球知名厂商供应链
    • 市场布局与响应能力:美国市场采用EXW贸易模式+本土化生产策略,俄亥俄州生产基地推进落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1,646.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3%
    • 研发投入方向: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解决辅助驾驶摄像头区域VOC污染和漫反射杂光问题
    • 研发项目进展:均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达到预期阶段性目标
  • 未来发展核心亮点
    • 新能源汽车产销:2025年上半年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
    • 技术优势: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行业领先,定点应用于小米汽车
    • 双轮驱动战略:实现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协同发展新格局
  • 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
    •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公司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 产能扩张:美国子公司预计2025年底具备生产条件,募投项目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 新业务布局:设立卢龙县子公司致力于纳米涂装系列材料研发与制备
  • 市场开拓策略
    • 国内市场:制定差异化推广方案,中标项目数量显著提升
    • 国际市场:美国子公司KAP采购生产设备,推动本土化生产,获得顾客首个项目定点
  • 降本增效举措
    • 智能化变革:通过数字化升级+网络化协同+AI智能化提高运营能力
    • 技术进步:引入视觉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检验环节少人化
    • 供应链整合:提高供应链韧性,突出规模化优势
  • 政策利好影响
    • 生产经营层面: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2.5%和11.4%,公司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2.41%
    • 市场拓展层面: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推动销量增长,公司新增相关产品订单
    • 成本控制层面:产业链完善带来协同效应,优化原材料采购和物流运输成本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2.41%
    •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4.88%
    • 增长驱动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
  • 中长期战略规划
    • 技术驱动战略:技术纵深+产品多元
    • 市场扩张战略:全球布局+客户深耕
    • 运营升级战略:数字化+精益化
  • 科研成果转化
    • 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支架,被小米汽车定点采用
    • 专利数量: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产销数据: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 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占比44.3%
    • 政策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 经营成果亮点
    • 新产品研发:低VOC消光材料解决辅助驾驶摄像头区域VOC污染问题,应用于光学领域
    • 新材料技术:纳米超防腐涂装材料替代水电镀铬,满足环保法规要求
    • 双轮驱动战略: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协同发展新格局
  • 美国关税影响
    • 出口模式:大多数以EXW模式进行交易,关税由客户承担
    • 本土化生产:通过美国子公司推动本土化生产应对关税风险

2025-08-26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8-26

  • 公司介绍: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张静女士就公司基本情况、行业概况、投资亮点与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 互动交流:
    • 吸光涂层新产品开发落地进度:吸光涂层技术已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技术突破,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量产;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成功解决了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区域VOC污染的行业痛点问题,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并作为迭代技术被小米汽车定点采用。
    • 新能源车偏好天幕增加玻璃面积:新能源车对全景天幕的偏好显著提升了玻璃面积,带动了包边条等配套产品的用量增长与单车价值提升;公司预测中长期单车均价将继续提升。
    • 公司拿单过程中相对友商的核心优势:价格、开发速度、质量是行业合作的基础门槛;公司相对友商的核心差异点是超越基础指标的综合能力,包括精准理解客户业务痛点、给出针对性方案,在行业内风险等级较高的项目中约50%以上由公司承接;长期客户粘性基于信任的长期价值共生,坚持履约一致、沟通透明。
    • 公司产品拿单模式:公司产品拿单一般是独供,很少项目会存在A/B点。
    • 公司海外收入体量:海外收入存在关税政策影响;公司通过贸易条款设计(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大多数以EXW模式进行交易,关税由客户承担)、美国本土化生产、技术壁垒和客户多元化构建了多层次风险缓冲体系;海外市场拓展核心取决于产品竞争力与客户需求的匹配度。
    • 基地和资本开支:公司美国子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具备生产条件;在秦皇岛市卢龙县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前期投资总额2000万元,致力于纳米涂装系列材料的研发与制备;纳米涂装系列材料包含低VOC消光材料、纳米超防腐涂装材料等多种功能材料。
    • 前五大客户和OEM客户:前五大客户都是玻璃供应商;公司是长城汽车、东风日产的合格供应商;对于OEM客户,依托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提供定制化涂层产品及技术服务。
    •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公司产品配置在新能源汽车的单品价格逐步提高,营收及盈利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 公司上半年财报和未来增量规模:公司收入近几年一直在稳健增长;随着募投项目落地,产能不足的困境得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使公司产品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营收的增速可观。
    • 公司美国厂房规划:美国子公司于今年3月完成了新厂房的租赁及前期规划,新厂房位于俄亥俄州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区域;预计2025年年底具备生产条件。
    • 纳米涂装系列材料用于机器人:子公司微纳新材研发的材料可以用于机器人领域,如纳米抗菌涂装系列材料适用于护理机器人,加热融冰涂层材料可用于高寒场景下的机器人作业,除雾涂层材料可以解决机器人摄像头结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