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881.53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8-28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量子科普展览及投资者交流会

接待于2025-08-22

  • 量子通信行业发展:量子保密通信相对成熟,应用方案与市场定位明确;早期用于用户私有化网络建设部署,现转变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总长1.2万公里,覆盖哈尔滨、珠三角、上海、成都;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建设城域网,去年建设15个,未来持续推进。
  • 中国电信入股影响: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量子通信网络,用户通过接入网络、购买服务方式使用量子加密通信功能,支付年服务费;有助于量子通信业务规模拓展和协同效应发挥。
  • 量子卫星通信布局:中国全球领先,2016年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京沪干线”与”墨子号”成功对接,实现星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2022年发射世界首颗微纳卫星”济南一号”,向构建低成本、实用化天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更进一步。
  • 技术成熟度: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墨子号”早期只能在晚上工作,现在白天也能成码;卫星载荷和地面站设备逐步小型化、可移动,技术水平提高;长远发射更多低轨、中轨和高轨卫星,形成星链,增强量子密钥交互和全球覆盖能力。
  • 量子计算订单:量子计算机算力优势处于非常早期阶段,不能解决有实用价值问题;更多被当作科学仪器销售,用于研究算法;公司销售量子计算机整机和核心组件,如操作系统、制冷机,作为高端仪器销售。
  • 商业模式:通过云服务提供接入,用户用于研究;市场预期,技术路线很多,公司专注于超导技术路线,与祖冲之号研发团队合作;算力真正形成价值前,市场不会爆发性增长。
  • 海外订单业务:公司做海外业务,向海外交付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客户用于培训和科研。
  • 自主研发和合作模式: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与前沿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协同产业合作模式;量子测控、稀释制冷机等设备,与顶尖科研团队”祖冲之团队”紧密合作,围绕前沿需求开展研发;支撑科研攻关,共同孵化商业价值与技术竞争力产品。
  • 量子计算业务周期:整机销售从新增订单到确认营收周期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 销售模式:以一次性投入为主;后续服务性收入包括设备维护更新,目前订单数量有限,服务类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不大。
  • 量子通信业务:服务类收入相对较多,早期建成干线网络和城域网络进入运营状态;质保期过后,后续服务类收入占比可能逐步提升。
  • 硬件设备更换:未来量子计算机比特数扩大,对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不断迭代研发,实现设备高集成、小型化和低功耗,应对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系统需求。
  • 软件生态发展:量子计算硬件是基础,软件同样重要;软件涵盖芯片设计EDA软件、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等;量子计算未形成统一标准,各家根据技术路线尝试;公司投资量子计算芯片设计EDA软件公司,后续通过合作方式与其他企业共同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