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负数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2 公告,现场参观,券商策略会,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

接待于2025-08-29

  •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主营业务是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 公司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涵盖结构光、iToF、dToF、双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46.93万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1.64%,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7,002.51万元。
  • 2025年8月发布新品PulsarME450,是国内首款基于高精度MEMS俯仰扫描与电机方位扫描系统的多模式激光雷达。
  • 适用于割草机器人、仓储AMR、智能叉车、物流机器人等下游,具备毫米级测距精度与精准空间定位能力。
  • 服务机器人方面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客户实现业务合作,应用场景包括割草机、酒店配送、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
  • 工业机器人场景与斯坦德、UR等国内外客户建立合作,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避障导航、物体识别以及三维地图重建等功能。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提供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方案,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客户进行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
  • 自2023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为多款行业标杆产品提供核心底层技术赋能,包括搭载AI激光雷达的消费级3D打印机,以及集成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的多款高精度手持3D扫描仪。
  • 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能够全方位契合下游客户在3D打印、工业逆向工程、游戏设计、影视制作等领域对3D扫描技术”高精度”与”低成本”的双重需求。
  • 2023年8月与英伟达联合研发的3D开发套件PerseeN1成功发布,广泛适配于移动感知、避障识别、体积测量、体感交互等多元应用场景。
  • 2024年10月推出OrbbecPerceptorDeveloperKit开发套件,预装英伟达IsaacPerceptor系统及四台奥比中光Gemini335L相机,提供360度全景视野。
  • 2025年8月公司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正在推进全面兼容NVIDIAJetsonThor,为各类型物理AI应用场景提供丰富且实时的感知数据流。
  • 2024年度主营业务境外收入为6,026.22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62.32%。
  • 引入海外资深销售团队,包括前英特尔RealSense销售负责人MichaelMcSweeney、前英特尔RealSense核心团队成员、机器人及计算平台专家BradSuessmith与KarthickKandasamy等。
  • 与全球500强日立集团、韩国领先的移动机器人/方案提供商Twinny、韩国护理机器人公司RoboCare等海外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 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在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 公司始终保持着在人才、技术等方面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今年已陆续发布多款新品。
  • 2022年与地平线建立生态合作,联合推出了适用于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的3D视觉应用解决方案。
  • 近日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通机器人智能化核心环节——”眼睛”与”大小脑”协同的关键一步,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链路的协同进化。
  • 公司已打造出自主可控的3D视觉感知系统体系,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已达到3D视觉行业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完成了超越。
  • Gemini330系列产品专为全场景设计,通过主被动融合技术和滤光片解决强光、反光、弱纹理问题,深度测量范围可覆盖0.10~20m+。
  • 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正在推进全面兼容NVIDIAJetsonThor,加速推动公司成为全球各类机器人开发者的重要合作伙伴。
  • 公司已与很多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与合作,但因商业保密需要,无法就与特定客户合作内容进行选择性对外披露。
  • 2022年度至2024年度,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当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近70%,现有主营业务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坚强度已趋于稳定。
  • 未来将进一步打造和巩固机器人及AI视觉产业中台的行业定位,通过开展机器人视觉、AI视觉及多模态感知、高精度三维扫描、精密制造及组装工艺等核心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是基于公司全栈式的研发能力和全领域的技术路线布局基础,实现了技术成果向商业成果的成功转化。
  • 具体收入增长数据情况,请详见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 因未达到法定披露要求和商业保密需要,公司无法就与特定客户合作内容进行选择性对外披露。
  • 公司已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驱动范式,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产生的战略纵深优势有望驱动公司未来的盈利和业务结构升级。
  • 深度相机(双目、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纯视觉为目前主流的视觉感知方案选择。
  • 公司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及公司Gemini335和336系列深度相机(结构光)等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的需求。
  • 公司自2015年起即在各类型机器人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及业务拓展,下游机器人应用场景已覆盖商用服务、养老康复、家庭护理、物流配送、农业智能化等。
  • 构建了涵盖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的产品与方案矩阵,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各类AI端侧硬件等前沿细分赛道,已确立显著的先发、技术及产品规模化优势。
  • 关于公司在研项目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已披露的定期报告。
  • 3D视觉的下游场景需求和竞争优势已经比较明确,公司将根据未来市场动态演化特征对现有技术储备进行持续迭代升级。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46.93万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
  • 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发展早期,截至目前在公司主营业务中占比较小。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向境内外客户销售产品,主要客户群体为B端客户;线上销售渠道如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及公司官网,主要面向各类开发者。
  • 因未达到法定披露要求和商业保密需要,公司无法就与特定客户合作内容进行选择性对外披露。
  • 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单目/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
  • 已就3D视觉产品/方案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达成合作,如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 工业场景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渗透的先行阵地,预计人形机器人产业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 今年以来已发布新品双目3D相机Gemini335Le、Gemini345Lg、Gemini435Le、激光雷达MS600及PulsarME450等,主要应用于割草机器人、叉车、仓储AMR、物流车、四足机器人等移动终端。
  • 3D视觉可提供环境感知、导航避障、人机交互、体积测量、空间定位等功能,帮助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执行各类视觉应用。
  • 机器人视觉需要满足高帧率、高精度、大FOV、高分辨率的性能要求,也需要做到高集成度、小体积和低功耗。
  • 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进入大批量规模化量产阶段,行业真正的爆发时点尚未到来。
  • 当前该领域主要面临复杂技术瓶颈、成本高昂、应用场景有限等多重挑战。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需要通过视觉”眼睛”来实现识别、交互、导航等感知能力,也需要实现建模、避障、高精度检测等测量能力。
  • 视觉传感器需要高度集成化以便于集成到机器人的头部、本体以及手臂等模块上,还需要具备高精度、大范围等特点以实现感知与测量双重功能。
  • 视觉传感器还需要解决复杂场景适应性难题,比如光照变化环境、多样纹理特征的目标物体、高速运动场景3D成像等。
  • 人形机器人尚属于产业发展早期,目前在真实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运动控制与稳定性、成本控制与规模化量产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进步空间。
  • 公司将持续围绕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产业,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加快建设视觉感知芯片、相机及雷达硬件、AI视觉感知及多模态算法等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

2025-08-22 公告,现场参观,路演活动,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21

  • 公司和智能驾驶公司地平线、地瓜机器人合作的具体内容:2022年与地平线建立生态合作,联合推出适用于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的3D视觉应用解决方案;近日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通机器人智能化核心环节——”眼睛”与”大小脑”协同的关键一步,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链路的协同进化
  • 今年会产生收入吗:关于业务合作的相关财务数据,如达到信息披露标准,公司将及时予以披露
  • 目前机器人产业的视觉方案选择是否明确:传统2D视觉因缺乏深度感知能力,已难以满足机器人对物理世界的动态、真实感知需求;3D视觉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立体感知机制,融合深度信息与高分辨率成像,可实现对物体尺寸、距离、姿态等空间属性的精准捕捉
  • 公司在这个细分领域会持续深耕发展和受益吗:公司长期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领域,全面布局结构光、iToF、双目、dToF、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已构建”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底层技术体系;公司的3D视觉感知产品作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中的关键一环,有望持续受益于具身智能发展的浪潮
  • 公司2025年半年报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46.93万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7,002.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00.0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36.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1.07万元
  • 这种盈利趋势明确吗: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下游多点开花,盈利趋势明确
  • 未来公司是否有相应战略部署及关注的细分赛道:公司已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驱动范式;将持续关注行业内的新兴领域与产品,以前沿技术模块化输出方式加速渗透各类型机器人、AI端侧硬件、AR/VR等高增长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