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与5G建设或应用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包括但不限于5G基础建设、终端设备以及应用场景,旨在反映5G通信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核心指标

指数估值

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

行业成长得分

均值回归机会排名

周涨跌幅

月涨跌幅

年涨跌幅

数据

44 倍

114 名

49 分

94 名

-3.39 %

-11.24 %

16.63 %

点击查看追踪该指数的基金 >>

指数成分

序号

1

2

3

前三大行业分布 权重 %
通信设备 43.31
消费电子 18.54
计算机设备 9.9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id index_code index_name 前十大持仓股票 权重 %
931079.CSI-300502-12.803 931079.CSI 5G通信 新易盛 12.80
931079.CSI-300308-11.427 931079.CSI 5G通信 中际旭创 11.43
931079.CSI-002475-8.137 931079.CSI 5G通信 立讯精密 8.14
931079.CSI-601138-7.744 931079.CSI 5G通信 工业富联 7.74
931079.CSI-000063-5.304 931079.CSI 5G通信 中兴通讯 5.30
931079.CSI-603986-3.824 931079.CSI 5G通信 兆易创新 3.82
931079.CSI-002463-3.355 931079.CSI 5G通信 沪电股份 3.36
931079.CSI-300394-3.354 931079.CSI 5G通信 天孚通信 3.35
931079.CSI-002241-3.251 931079.CSI 5G通信 歌尔股份 3.25
931079.CSI-002384-3.066 931079.CSI 5G通信 东山精密 3.07

对于通信设备,我们有如下观点:

通信设备板块总营收5210亿,行业整体净利润246亿,整体毛利率25.9%,整体净资产收益率7.4%。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1.8%!典型业务是系统设备、网络接配、线缆、通信终端(如亿联网络)。

系统设备帮助运营商根据不同企业、街道、小区、楼宇,部署支持不同频段、组网方式、吞吐量、用户隔绝等多元化需求的通信设备。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信科移动是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系统设备板块的优点是门槛很高,能研发这类设备并获得运营商许可的企业不多,不足之处是营收主要依赖三家运营商,而且目前5G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存在不确定性。不过考虑到5G庞大的潜在市场和不错的竞争格局,系统设备总体上是机遇大于风险的板块。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所处的网络接配领域,核心产品是光模块,毛利率在30%-50%之间。无论是AR/VR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些应用的发展对网络流量和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在推动网络流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对25G、50G、100G及100G速率以上的光模块需求暴增,同时网络架构的变化也对光模块的扩展性、速率、成本等指标都构成新的需求点。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个板块的投资确定性甚至要高于系统设备。

线缆的代表性企业是长飞光纤与中天科技。我们认为长飞光纤更专注一些。线缆的商业模式在电信设备中不算好,因为客户只看重性能,而且这些企业普遍比较“重”。虽然不同材质和工艺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光谱带宽和优光学特性方面),但总体上产品差异化不大。当前光纤处于周期上升阶段,几家代表性企业的盈利状况不错,另外三大运营商的固定资产支出也处于扩展阶段。短期情况很好,长期看这个领域的个股有一定投资风险。

通信终端共33家公司,代表性企业是亿联网络、信维通信。这个板块有很多营收规模不大的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亿联网络是ZOOM、腾讯会议的供应商,SIP话机市占率38%居全球第一,这种生意粘性很强,因为企业客户一般不会替换这类产品或服务。信维通信有领先的天线和无线连接技术,蓝牙、WiFi、GNSS(GPS,Galileo,Glonass,北斗等)以及各种蜂窝系统都是他们擅长的范围,所以他们的下游客户分布极广,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物联网都是。这类企业的不足是他们更多的作为材料、零部件企业,议价能力不够强。

我们总体上看好通信设备板块的投资潜力,这个板块主要的业绩驱动力还是来自运营商和国内5G业务的发展。

对于消费电子,我们有如下观点:

消费电子板块总营收11029亿,行业整体净利润318亿,整体毛利率15.2%,整体净资产收益率6.5%。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0.2%!

虽然消费电子板块设计的产品类型很多,但从生意模式上可以分两类:

一是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比如传音控股和安克创新。

传音控股在非洲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商业案例。我们认为未来他们的机会在基于当前品牌和销量基础上的运营效果。如果我们翻开最近几年传音的研发成果,发现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他们都针对非洲市场做了非常多的研发积累。

这些年安克创新的很多单品都成了爆品,年轻的创始团队对设计、创新、营销都有很好的理解。

二是为品牌代工或作为核心供应商的企业,比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前者天花板高,但是一旦运营失败,下跌幅度也会很大;后者天花板低,盈利能力相对弱,但通常情况下业务可预测性较强。立讯精密73%的营收来自苹果,我们认为市场高估了这种“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苹果对合作供应商的要求是最高的,这反映了立讯精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其实是可以扩展到其他电子品牌业务的,立讯目前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摆脱“苹果”。

对于计算机设备,我们有如下观点:

计算机设备板块总营收7963亿,行业整体净利润292亿,整体毛利率14.6%,整体净资产收益率7.1%。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7%!

计算机设备整体盈利能力一般。这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除非是像苹果那样做到软硬一体,且有自己强大的品牌优势,否则单纯做硬件基本上是“一次性”生意,产品差异化小,好不容易构成的差异化需要巨额的资本支出作为支撑。无论是工业富联、中科曙光、紫光股份还是浪潮信息,其实都受制于这种商业模式的弊端。

我们不认为这个行业有长期投资价值。

单位:%

资产负债率

销售毛利率

营收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52.71 54.86 55.54
4.97 4.71 5.02
0.40 -17.42 -15.60
14.11 14.75 15.48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