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中证医药50指数由沪深两市医药卫生行业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以反映沪深两市医药行业内龙头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为指数化产品提供新的标的。

核心指标

指数估值

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

行业成长得分

均值回归机会排名

周涨跌幅

月涨跌幅

年涨跌幅

数据

27 倍

93 名

59 分

57 名

-1.37 %

-2.39 %

-5.13 %

点击查看追踪该指数的基金 >>

指数成分

序号

1

2

3

前三大行业分布 权重 %
其他医药医疗 51.20
化学制药 28.24
中药生产 12.0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id index_code index_name 前十大持仓股票 权重 %
931140.CSI-603259-11.039 931140.CSI 医药50 药明康德 11.04
931140.CSI-600276-9.82 931140.CSI 医药50 恒瑞医药 9.82
931140.CSI-300760-9.805 931140.CSI 医药50 迈瑞医疗 9.81
931140.CSI-688271-5.227 931140.CSI 医药50 联影医疗 5.23
931140.CSI-600436-4.993 931140.CSI 医药50 片仔癀 4.99
931140.CSI-300015-4.815 931140.CSI 医药50 爱尔眼科 4.82
931140.CSI-002422-3.325 931140.CSI 医药50 科伦药业 3.33
931140.CSI-000963-2.929 931140.CSI 医药50 华东医药 2.93
931140.CSI-002001-2.705 931140.CSI 医药50 新和成 2.71
931140.CSI-000661-2.678 931140.CSI 医药50 长春高新 2.68

对于其他医药医疗,我们有如下观点:

其他医药医疗板块总营收11653亿,行业整体净利润775亿,整体毛利率24.5%,整体净资产收益率9.5%。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9.7%。这个板块包括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都比创新药好很多。临床需求稳定,大致是医学影像设备、生命科学仪器、放射治疗产品以及各类分析仪器。中国企业在体外诊断方面市占率相对较高,但是微创外科方面还主要是国际品牌。确定性比创新药好,有规模效应。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约9500亿人民币,最近7年复合增速17.5%。有一个大家都在用的指标,叫“药械比”(药品和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中国是2.9,全球平均水平1.4,说明中国的器械市场还很大。行业龙头是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一家做性价比,一家做高端,但毛利率商迈瑞医疗(整体毛利率64%左右)还略高,这和产品规模和企业成熟度有关。联影医疗产品覆盖和GE、西门子飞利浦高度重合,直面竞争,在MR、CT、XR、MI系统方面已经形成很强国际竞争力。就未来前景而言,我们认为联影比迈瑞更值得研究。

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取决于:1、公立医院的扩容带来的医疗基建设备投资的增加;2、国产替代。国家鼓励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经济放缓期各大医院也在考虑缩减开支,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品牌份额将持续扩大。我们认为医疗器械行业将维持高成长。

医药流通领域的投资价值一直存在。因为这是整个医药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医药流通分为批发和零售。批发如国药股份,零售如大参林、益丰药房等。我们更看好零售环节的公司。连锁药店如果在供应链管理和面向客户的增值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稳固优势,其投资价值是超过大部分创新药或创新器械的。这个领域业绩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个是集中度的提升,过去十年药店零售连锁化率从36%提高到了58%,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另一个是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的需求,以及与之匹配的专业服务,所以现在各大连锁药店都在医院周边布局。同时线上的电子处方流转业务也是一大增量市场。我们长期看好连锁药店这个领域。

医疗服务主要代表性企业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这个板块的优势市场非常庞大,劣势是市场很分散且竞争激烈(典型的如牙科)。模式最好的是爱尔眼科。眼科的门槛很高,因为客户不会随便选择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做眼科手术(这个和牙科不太一样),而且爱尔眼科的竞争对手是公立综合医院的眼科门诊,相对来说他们的体量和运营效率不在一个层面。体检领域的门槛更低,不是好的长期投资标的。医疗服务还有一家特别的公司叫泰格医药,为临床实验提供服务。这个领域算不算很高的科技含量,不需要研发但业务繁琐,属于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生意。在我们看来具有很深的护城河,是一个典型的利基市场。

对于化学制药,我们有如下观点:

化学制药板块总营收7372亿,行业整体净利润460亿,整体毛利率35.3%,整体净资产收益率7%。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7%。

药大致分为三类:化学药、生物药和中成药。从支出品类看,全球药品支出最重要的三个领域是抗肿瘤、免疫系统和糖尿病。无论是化学药还是生物药,头部企业的研发主线都不会脱离上述领域太远。这些领域的需求是我们判断医药整体成长性的主要依据。

从成长性看,虽然目前全球药品支出中化学药占七成以上,但药品研发支出的增长领域主要来自生物药。 生物药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原因是:1、生物药有越来越多的临床需求。现在新出现的很多疾病是大多数化学药(小分子药)无法作用的,只能通过大分子生物药具有类似作用面的蛋白质干扰形成疗效;2、生物药的技术壁垒高且投资体量大。

创新的生物药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通常要10-15年,需要数千万到上亿美元的研发支出,而且后期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设施也需要2-7亿美元的建造成本。这里能带来最大的机会就是医药研发外包CDMO服务,这个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因为它本质上是靠规模和工艺取胜的生意。在我们看来,它是A股医药板块商业模式最好的细分领域之一。

对于中药生产,我们有如下观点:

中药生产板块总营收3873亿,行业整体净利润343亿,整体毛利率43.5%,整体净资产收益率9.4%。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6%。

这个板块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饮品板块的问题是,目前离标准化和规模化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永远做不到。同时还缺乏对中药饮品公认的有效性检验。类似康美药业这种涉及上千产品的,不好控制质量和标准,产业效率也不高。不推荐。

相比之下,中成药板块已经有很多走出来了。比如片仔癀、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等。他们的特点是:产品经受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有自己的超级单品或明星产品,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这些企业的产品毛利率高,且相比创新药不需要巨额的研发支出,消费群相对稳定,是很好的生意。虽然财务数据上,云南白药的毛利率只有30多,但其实包括了他们的零售业务,云南白药的主打产品(止血类药品和牙膏)毛利率应该是超过70%的,这个和东阿阿胶、片仔癀都差不多。然而,止血喷剂、创可贴、牙膏是消耗品,周转率高。

这个板块值得特别提出来的公司是以岭药业。这家公司很擅长从中医药理论、临床试验来寻找中药证据链,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领域可能的未来。

单位:%

资产负债率

销售毛利率

营收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5.72 27.94 29.13
24.12 22.63 20.33
-8.04 -15.89 -12.46
18.08 18.09 17.13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

订阅行业讯息

选择感兴趣的行业:


公告总结提炼
行业数据变化
高管增持/减持
机构调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