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沪深300风格指数以沪深300指数为样本空间,根据成长因子和价值因子计算风格评分,分别选取成长得分与价值得分最高的100只股票构成沪深300成长指数与沪深300价值指数。

核心指标

指数估值

估值排名(低估值排名靠前)

行业成长得分

均值回归机会排名

周涨跌幅

月涨跌幅

年涨跌幅

数据

14 倍

33 名

64 分

30 名

-1.88 %

-0.94 %

6.99 %

点击查看追踪该指数的基金 >>

指数成分

序号

1

2

3

前三大行业分布 权重 %
酒类 13.70
新能源动力系统 9.87
通信设备 8.1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id index_code index_name 前十大持仓股票 权重 %
000918.CSI-300750-8.688 000918.CSI 300成长 宁德时代 8.69
000918.CSI-600519-8.206 000918.CSI 300成长 贵州茅台 8.21
000918.CSI-601899-4.083 000918.CSI 300成长 紫金矿业 4.08
000918.CSI-300502-3.796 000918.CSI 300成长 新易盛 3.80
000918.CSI-300308-3.388 000918.CSI 300成长 中际旭创 3.39
000918.CSI-002594-3.328 000918.CSI 300成长 比亚迪 3.33
000918.CSI-600276-3.176 000918.CSI 300成长 恒瑞医药 3.18
000918.CSI-603259-2.775 000918.CSI 300成长 药明康德 2.78
000918.CSI-000858-2.7 000918.CSI 300成长 五 粮 液 2.70
000918.CSI-002475-2.505 000918.CSI 300成长 立讯精密 2.51

对于酒类,我们有如下观点:

酒类板块总营收4920亿,行业整体净利润1696亿,整体毛利率74.6%,整体净资产收益率26.3%。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4.9%!

酒类主要是白酒和啤酒。我们对白酒的看法:首先,中国人喝白酒的量是逐年下降的,但喝的酒越来越贵。这几年白酒产销量都在下降,是否与疫情有关还有待观察。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672万千升,同比下降5.8%,但是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长了9.6%,这是很明显的“量减价升”或者说“结构化升级”的特征。这意味着如果是买个股的话,只能买高端品牌。

其次,高端白酒之间的竞争更全面更激烈。茅台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影响力很微弱的地方土特产,至今发展成单品营收过千亿,市值上万亿的白酒品牌,这对其他高端品牌比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酒鬼酒、水井坊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竞争格局看,未来直接和茅台竞争的品牌可能有些困难,但这些高端或次高端品牌立足自身特色,找到特定区域和客群依然能有很好的表现。

最后,回避毛利率很低的品牌,我们发现这些品牌不仅多元化经营,而且主营的中低端白酒品牌多且杂乱,整体营销效率很低。未来被淘汰的概率很大。

我们对啤酒的观点是: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2013年是高峰,2021年产量比2013年下降29.6%,所以这是一个下降的周期。前五大啤酒公司占了80%的市场份额,而且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啤酒基本上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竞争主线是高端化,每家啤酒企业都在尽所能提升自家高端产品的营收比例。比如重庆啤酒的高档品牌(嘉士伯、乌苏)营收占比超过36%(按2022年披露的年报数据),高端品牌毛利率超过54%,它们的核心市场就是重庆、四川和湖南;青岛啤酒的高端品牌如百年系列,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5%左右,相比之下青岛啤酒的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是2.6%。可见,各家都在努力拔高产品线。

这种竞争的结局会是什么?啤酒确实不属于非常好的生意。在CR5已经超过80%且行业下行的趋势下,如果每家龙头都不断加大对中高档产品的投入,势必就会导致广告、促销等市场费用都增长,加上上游原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未来啤酒行业整体盈利情况不会比过去好。

对于新能源动力系统,我们有如下观点:

新能源动力系统板块总营收8251亿,行业整体净利润637亿,整体毛利率19.9%,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2.8%。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46.3%!这个板块包括锂电池、燃料电池、车用电机电控以及电池综合服务。

核心是锂电池。锂电池行业主要产品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也有个别龙头企业涉足电池材料回收业务。动力电池行业源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2022年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使用量达到517GWh,同比增长71%,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但投资者不要对未来长期增长过于乐观。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很高,前十大企业占了超过91%的份额,排名前两位的是宁德时代和LG。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的盈利质量很不错,2022年它的612亿的经营净现金流远超过334亿的净利润,为资产减值和固定资产折旧留了富余空间。

动力电池这个行业最大的收益和风险都源于技术进步。如果竞争对手找到了比现有体系更好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就能很快占有市场。如果是一家有忧患意识到企业,通常会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可能,然后依靠已有的供应链体系快速落地抢占先机。

最后,消费电池的应用领域比我们想象的广阔,不仅包括手机电脑,还包括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电动工具、智能表计等。总体上行业门槛不高,格局较为分散。

对于通信设备,我们有如下观点:

通信设备板块总营收5210亿,行业整体净利润246亿,整体毛利率25.9%,整体净资产收益率7.4%。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1.8%!典型业务是系统设备、网络接配、线缆、通信终端(如亿联网络)。

系统设备帮助运营商根据不同企业、街道、小区、楼宇,部署支持不同频段、组网方式、吞吐量、用户隔绝等多元化需求的通信设备。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信科移动是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系统设备板块的优点是门槛很高,能研发这类设备并获得运营商许可的企业不多,不足之处是营收主要依赖三家运营商,而且目前5G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存在不确定性。不过考虑到5G庞大的潜在市场和不错的竞争格局,系统设备总体上是机遇大于风险的板块。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所处的网络接配领域,核心产品是光模块,毛利率在30%-50%之间。无论是AR/VR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些应用的发展对网络流量和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在推动网络流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对25G、50G、100G及100G速率以上的光模块需求暴增,同时网络架构的变化也对光模块的扩展性、速率、成本等指标都构成新的需求点。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个板块的投资确定性甚至要高于系统设备。

线缆的代表性企业是长飞光纤与中天科技。我们认为长飞光纤更专注一些。线缆的商业模式在电信设备中不算好,因为客户只看重性能,而且这些企业普遍比较“重”。虽然不同材质和工艺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光谱带宽和优光学特性方面),但总体上产品差异化不大。当前光纤处于周期上升阶段,几家代表性企业的盈利状况不错,另外三大运营商的固定资产支出也处于扩展阶段。短期情况很好,长期看这个领域的个股有一定投资风险。

通信终端共33家公司,代表性企业是亿联网络、信维通信。这个板块有很多营收规模不大的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亿联网络是ZOOM、腾讯会议的供应商,SIP话机市占率38%居全球第一,这种生意粘性很强,因为企业客户一般不会替换这类产品或服务。信维通信有领先的天线和无线连接技术,蓝牙、WiFi、GNSS(GPS,Galileo,Glonass,北斗等)以及各种蜂窝系统都是他们擅长的范围,所以他们的下游客户分布极广,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物联网都是。这类企业的不足是他们更多的作为材料、零部件企业,议价能力不够强。

我们总体上看好通信设备板块的投资潜力,这个板块主要的业绩驱动力还是来自运营商和国内5G业务的发展。

单位:%

资产负债率

销售毛利率

营收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60.99 61.11 58.63
11.30 11.15 9.76
-8.22 -30.46 -28.92
18.11 17.42 13.69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