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全文1483字。
有会员咨询我们爱尔眼科的成长性如何?
我和爱尔眼科算是有很具体的接触,因为去年春天带母亲大人去爱尔眼科的武汉医院做了一个白内障微创手术。前前后后只忙了一上午,母亲在医院休息了一天就回家了。手术很顺利,康复得也很好。
眼科的需求空间大应该没有什么疑问,毕竟老年人的白内障和青少年的近视都是普遍问题。我们的老年化问题很严重,2024年末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从 2000 年的 1.26 亿 人增加到了 3.10 亿人。统计局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 4 亿以上。由此带来的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需求空间肯定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的近视率很高,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就已经超过51% (小学 36.7%,初中 71.4%,高中 81.2%),现在估计更高,由此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眼科疾病治疗需求。
我个人觉得需求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就是这个蛋糕怎么分,也就是竞争格局。
爱尔眼科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是国内知名综合性医院的眼科。通策医疗的老板曾经在股东信中说了一个我很讨厌,觉得很冷血但又确实很正确的话。他说“人的每个器官都对应一个产业。”眼科也是如此。
为了做对比,我找到了2024年武汉同济医院(全国综合实力大概可以进前十的医院)的眼科数据。24年同济医院眼科的手术量是2.3万例,对比之下爱尔眼科整个公司全年的眼科手术是 129万例。我们不可能知道公立医院科室的营收数据,但是从爱尔眼科董秘的一次电话会议上的回答可以看到,综合医院眼科的营收规模远大于爱尔眼科。他说的应该是整体数据。我个人通过这些数据和信息得到的一个推测是,公立医院眼科通常做的可能是比较高难度的手术,相比之下爱尔眼科的优势应该是在服务和规模上。简单说,疑难杂症或者有很高风险的眼科疾病,患者可能大概率还是找公立医院。实际上,我也是了解到白内障属于很常见且低风险的病之后,才带母亲去家附近的爱尔眼科治疗。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
爱尔眼科目前的估值算是中规中矩。需求稳定,甚至可以长期保持小幅度增长,没有太大的竞争对手(公立医院本质上属于不同模式,其他民营私立眼科医院在品牌、口碑和规模上都有差距),整体毛利率接近50%,净资产收益率18%左右。负债情况也还好。目前30倍的市盈率值得我们关注,和我们组合的很多公司相比不算有性价比。总之值得关注,期待有好的价钱出现。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