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162.38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5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9-03

  • 营收差距与弯道超车信心:竞争优势基于技术标准积淀、客户合作深度及前期技术验证建立的信任关系;凭借液态电池合作基础支持材料与工艺验证,建立固态电池产线合作契机
  • 竞争优势:整线方案能力获客户认可;固态电池核心设备具备扎实技术基础,部分机型由液态电池拳头产品转化;具备与客户前端深度技术对接能力
  • 未来规划:持续发挥整线集成、专机研发与技术标准化优势,拓展固态电池业务机会;推动精细化管理,提升人均产值和规模效应,提质增效
  • 未来三年市场展望:未来1-2年动力电池设备市场增长趋于结构化;机会来源于存量优化与技术迭代;增量空间来自头部厂商设备更新迭代需求及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新技术产业化带来的新设备需求
  • 竞争力提升措施:注重研发与技术储备,固态电池领域积累多年技术经验,与20多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与方案对接;推进全球化经营与服务网络建设,海外设分支机构,提升跨区域服务能力;保持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业务协同发展,消费锂电设备提供持续订单和现金流
  • 固态电池研发瓶颈:制片段工艺路线需探索,干法电极工艺生产效率和成膜一致性需提升;电极与电解质复合技术未定型,共涂工艺面临成膜质量控制、涂布精度及压力均匀性挑战;胶框印刷及封装环节需优化,解决边缘短路工艺风险;高压化成环节对设备压力均匀性控制要求高,对化成电源电压及电流精度、量程带来新需求
  • 其他厂家订单:与20多家相关领域客户开展深入技术交流与方案对接
  • 相较于友商的独特优势: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定制化方案,覆盖电极制备、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关键工艺;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依托已落地整线项目订单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以模块化单机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适配
  • 固态电池设备起量时间与订单预期:产业化从实验室迈向工程量产阶段,面临工艺稳定性、界面结合、高成本等挑战;市场机会来源于存量优化与技术迭代;增量空间来自头部厂商设备更新迭代需求及新技术产业化新设备需求;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正陆续交付;与20多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与方案对接
  • 护城河技术: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定制化方案;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设计三级防护体系;依托已落地整线项目订单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以模块化单机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适配
  • 营收利润贡献:具体数据需结合客户量产节奏,按信息披露要求公告
  • 净利率低原因与提升计划: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9.22%,净利率转正但规模效益未完全体现;坚持有质量客户有质量订单策略保证毛利率;控本降费,整合厂区、人员资源,加快项目周转,聚焦研发项目纵深,加强客户回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 订单情况: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超过去年全年签单金额;在手订单充足;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占比较高;核心订单来源于全球头部锂电池厂商及整车企业
  • 全固态电池设备交付进展:为某头部车企提供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交付及调试工作,进展顺利;验收时间根据客户技术要求、产线运行情况及双方进度安排确定
  • 固态电池最新进展与业务规划: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制造工艺,攻克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及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及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关键技术;搭建-55℃露点干燥环境全固态实验室,设计三级防护体系确保安全;为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稳步推进交付及调试;与20多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与方案对接;研发重点聚焦下一代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等静压设备,推动设备技术模式优化与创新

2025-08-26 公告,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21

  • 未来1-2年国内动力电池设备行业竞争格局与增量空间
    • 增长趋于结构化
    • 增量空间来自头部电池厂商设备更新与迭代需求
    • 增量空间来自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
  • 公司确保订单获取的核心竞争优势
    • 注重研发与技术储备:已就固态电池技术与20多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
    • 推进全球化经营与服务网络建设:海外分支机构支持客户海外扩产
    • 保持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业务协同发展:消费锂电设备提供持续订单和现金流
  • 大客户战略经营成效
    • 毛利率改善、费用率下降、回款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持续向好
    • 研发聚焦战略性产品和关键技术
    • 回款质量提升,实现显著改善
  • 固态电池设备中等静压设备布局
    • 聚焦下一代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等静压设备
    • 积极联合电池材料企业与电芯制造商开展技术攻关
  • 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技术瓶颈
    • 制片段工艺路线仍需探索
    • 电极与电解质复合技术尚未定型
    • 胶框印刷及封装环节需进一步优化
    • 高压化成环节对设备要求较高
  • 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竞争环境
    • 竞争优势基于技术标准积淀、客户合作深度、技术验证信任关系
    • 整线方案能力获得客户认可
    • 固态电池核心设备具备扎实技术基础
  • 期间费用下降后续空间及可持续性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24.74%,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5.25%
    • 财务费用方面加强客户回款管理
    • 研发费用聚焦优势产品与技术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