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31.65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9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08
- 并购呼伦贝尔交易价格: 11,145.48万元,净资产增值1,023.16万元,增值率10.11%
- 并购原因: 增强战略协同拓展业务边界;响应国资央企专业化整合要求;履行控股股东同业竞争承诺
- 业务布局影响: 形成”常规环境+极限环境”布局;实现客户群互补互通;依托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开辟新增长点
- 车企选择因素: 技术能力方面试验道路里程超100公里,拥有超100种特征路面;服务效率方面优化流程缩短测试周期;成本效益方面帮助客户节省综合研发成本
- 固定资产折旧: 试验道路路基折旧年限35年;混凝土道路路面折旧年限20年;沥青道路路面折旧年限15年
- 二期投资折旧: 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投资约15亿元;本年度固定运营成本约4500万元,其中折旧摊销成本约3500万元
- 股权激励计划: 2025年实施上市后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售期2年,考核期3年;未来将持续开展员工激励
- 控股股东体量: 中汽中心总资产226.17亿元;净资产178.14亿元;企业员工总数约5000余人
- 资产注入计划: 未来如有相关事项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09-03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02
- 集团考核指标:涵盖功能定位、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及市值管理;经济效益类中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以”绝对数”考核为主,股权激励计划对利润总额增速设有明确目标,形成”规模+增速”的双轨约束
- 中汽中心合作与收入占比:中汽中心及其下属企业基于检测资质接受客户委托开展试验,选择中汽股份提供场地技术服务,为明确客户与供应商关系;中汽中心及相关业务占2024年营业收入比例约18%
- L3/L4级试验业务:长三角智能网联试验场已建成覆盖全场景测试环境,可承接L3研发封闭场地验证需求;未来将依据国家标准持续补充完善试验场景
- 订单与收费模式:与客户签订框架合同,客户下达试验订单;收费模式分按试验时间或里程收费,及针对个性化需求的项目制一站式服务收费
- 二期智能网联试验场:处于产能爬坡期,上半年基本达到盈亏平衡;产能释放与行业政策、标准法规推进深度相关,当前处于政策驱动需求、需求带动产能的培育期,增量释放确定性持续增强
- 整车厂自建试验场:规模较大的包括上汽通用广德、长安汽车、一汽农安、比亚迪试验场;整车厂自建试验场不会造成实质性冲击,因第三方试验场具道路类型丰富、技术强、服务好等优势,可覆盖多样化试验需求及饱和任务分流
- 未来资产注入:如有相关事项将严格按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08-29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28
- 收入增速驱动因素:政策推动智能网联强制性标准落地;行业需求提升因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产能释放与客户突破,湿圆环、湿操控路和长三角试验场投入运行
- 二期项目贡献与产能:二期上半年收入约2600万,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能释放与行业政策、标准法规推进相关,暂无法精准预判打满时间
- 极限检验中心贡献:1-4月净利润较高因季节性高寒试验集中;全年净利润可参照2022年-2024年数据;并表后直接贡献利润收益,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 主机厂重视极限检验原因:市场竞争与用户需求,极限环境性能成差异化卖点;汽车出口全球化需要,确保产品适配不同地域
- L3/L4级自动驾驶影响:国家强制标准尚未完全出台,业务主要来自车企研发端测试;强制标准要求封闭场地测试,公司试验场可承接需求;未来测试升级为合规必需,公司有望承接业务增量
- 行业标准制定角色:参与或牵头国际、国家及团体标准;承担标准起草、验证工作;为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成员;支撑智能网联国家标准验证
- 区域布局评估:并购呼伦贝尔公司延伸业务至特殊环境测试;评估全国其他潜力区域布局;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战略目标构建全国性服务网络
- 产能利用率提升:一期试验场产能利用率有提升空间,二期处于产能爬坡期;通过优化道路调度、动态调整测试车辆间距提升容量;推行错峰测试安排提升效率
- 海外试验场布局:跟随车企出海步伐;持续探索可行性,纳入十五五战略规划;请关注公司公告
- 飞行汽车测试技术储备:搭建道路测试场景满足飞行器测试需求;搭建飞行监管平台监测低空飞行器;参与工信部课题研究和低空产业联盟;目前收入影响较小
-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整体健康,风险较小;业务模式导致阶段性应收账款;业务规模扩大是增长主因;客户质量高,信用资质好;行业倡导政策可能提升回款效率
2025-08-27 公告,业绩说明会,网络远程
接待于2025-08-27
- 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表现亮眼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13亿元,较上年增长24%
- 实现净利润约8,499.13万元,较上年增长15.10%
- 实现扣非净利润约7,647.19万元,较上年增长20.11%
- 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
- 行业需求持续提升: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对研发测试的需求增加
- 产能释放与客户突破:湿圆环、湿操控路和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投入运行后,加大轮胎企业、商用车企业、智能网联领域的客户开发力度
- 未来可持续性
- 外部行业的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
- 内部产能、客户、技术的协同发力
- 收购极限检验中心对业务布局的影响
- 形成”常规环境+极限环境”的业务布局,成为国内覆盖从常温到-45℃极寒环境的第三方试验场
- 控股股东中汽中心将”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注入上市公司
- 通过双向的客户资源共享和交叉销售,提供全季节、全流程的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
- 提振市值的计划
- 构建系统化市值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市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方案
- 强化激励约束传导:将市值管理相关指标纳入管理层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 提升经营质量:深耕汽车试验场主业,加快长二期产能释放,拓展高附加值业务
- 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 不会对中小股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 保障中小股东的长期投资回报
- 并购支付后公司账面资金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账面资金余额约5.4亿元
- 上市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1.3亿元
- 现金支付1.11亿元后不会影响公司日常运营
- 收购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影响
- 测试场地的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有效减少闲置成本
- 标的公司2025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7,134.38万元,净利润1,526.6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5.08%
- 中期分红计划
- 自上市以来,已连续4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分红约3亿元
- 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10%
- 半年度毛利率下降原因
- 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于2024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大量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并开始计提折旧
- 营业成本中折旧费用同比显著增加
- 未来毛利率水平展望
- 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拓展新业务等举措,推动毛利率回归稳健增长通道
- 区域布局计划
- 核心场地资源和业务重心位于华东地区
- 积极评估全国其他潜力区域的布局机会
- 持续探索海外布局的可行性
- 二期长三角试验场收入情况
- 上半年整体收入约2,600万元,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 各类客户收入占比
- 乘用车企业收入占比约50%
- 检测认证企业收入占比约19%
- 零部件企业收入占比约14%
- 商用车企业收入占比约9%
-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影响
-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 推动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验验证需求从”自愿性测试”向”强制性合规测试”升级
- 预计将带动智能网联测试收入进一步提升
- 收购极限检验中心后续程序
- 已完成董事会审议及控股股东的国资审批程序
- 交易双方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 后续将召开股东会审议本次收购事项
- 二股东减持进度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14日-2025年11月13日
- 截至目前,公司暂未收到第二大股东减持进展以及减持完成的相关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