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87.08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17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9-17
- 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主要交流内容
- 网络文字互动问答
- 公司今年创新点:双引擎战略(末端执行部件驱动的微创化能力 + MA平台承载的手术机器人智能化生态),MA平台与AI探索(MA智能手术平台项目进入设计验证阶段),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占营收12.10%,新增授权53件,发明专利新增授权44件)
- 医疗机器人情况:研发集约式智能手术平台及执行末端(MA),定位5mm超微创技术,MA项目设计验证顺利,规划适时启动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 吻合器海内外业务发展:海外收入5,347.01万元,占比34.24%,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新增3个国家市场准入资质和14张海外产品注册证;国内坚持临床质量优先+合理竞价原则,保障集采中选产品稳定供应和质量水准
2025-09-01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8-27
- 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67.10%
- 战略规划:秉持”守正出奇”发展理念,专注主营业务发展,开拓协同的第二发展曲线;围绕微创化与智能化,发展”末端执行部件驱动的微创化能力 + MA平台承载的手术机器人智能化生态”双引擎战略
- MA项目:定位5mm超微创技术,研发目标包括高度集约、体积小巧、成本优化、操作便捷、数据安全及平台开放;目前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
- 研发体系建设:分为战略和产品开发两条主线,包括自主研发、项目转移和联合开发的技术创新模式;MA系统自2017年起逐步形成架构,软硬件已积累一定基础
- MA项目注册路径:设计验证顺利,规划在研发进展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适时启动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 未来产品应用场景:重点关注胸外等小创伤应用场景;MA系统作为平台型项目,以数据为纽带,利用AI模型能力打造从术前、术中到术后的场景闭环
- 技术壁垒:在5mm末端执行器方向形成技术积累,进行系统化专利布局,构建时间与知识产权双重壁垒
- 临床医生反馈:产品定位”Portable & Affordable”,操作简便、轻巧灵活,在操作便利性和性价比方面具备差异化优势
- 智能化应用方向:探索术中图像识别、操作辅助和数据分析;相关研究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尚未形成收入
- 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889.63万元,同比增长21.34%,占营业收入比重12.10%;新增专利申请11件,新增授权53件,其中发明专利新增授权44件;累计获得专利822项,发明专利565项占比69%
- 研发转化机制:建立市场、技术和财务联合的立项评审机制,采用MVP模式快速试错和迭代,通过关键里程碑验证-知识产权壁垒-成熟产品和工艺-真实世界临床认可流程构建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