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资金量全部去AI交易,新能源仓位下降到10个点,5月份进一步下降到7个点。新能源市值占比约为11到12个点。新能源成交额占比约为5%。机构仓位占比快速下行。

新能源市场核心交易点有:

  1. 通缩预期,新能源板块碳酸锂和硅料价格下跌导致产业链价格下行;
  2. 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领域公司寻找新的增长点;
  3. 市场拐点,需要更多新技术出现。在大的背景下,市场交易的第一个预期是通缩,已经被市场消化。现在市场正在交换消化的是第二个预期,即产能过剩的预期。在股票下跌时,可以将产能过剩作为总体悲观预期进行分析。然而,在行业相对底部时,产能过剩并不是全行业的问题。先进制造业中的新能源是技术迭代频繁的行业,先进产能不会过剩,且在细微子领域中存在长期卡脖子环节,这些也是不过剩的。

从新能源来看,电力设备指数从2022年12月底到2023年6月5日下降了7. 6%。电信板块也是整体低于市场表现。往后看,要关注2023年下半年新技术密集带来的落地带来的细分子领域的投资机会。电力设备、风光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逆周期调控的作用。特别是电网投资的加速和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购置式的减免等政策支持,为整个逆周期调控提供了很强的作用。确定性主要包括业绩的确定性和低估值的安全边际。全年来看,储挠光伏和新能车下半年也具有业绩拐点的确定性。

配置方向上,我们推荐三个重点:首先是通胀逻辑,今年总体思路是通缩,所以重点在抗通胀。在通胀这条线上,有始云沙等公司是可行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三个板块的标的推荐。第一个板块是招地条件象限的标的,去年和今年都有较大涨幅,明年石银股份提供最大量,整个石云山可能比较紧缺,价格可能缓涨。第二个板块是盈江的标的了。二季度并非top抗大放量的季度,三季度可能会更大。业绩比较超预期,往后季度会有top count的快速提升,是一个可以长拿的板块。第三个板块是汉代板块,包括与帮、同享等大板块,后续会有较大的量价提升,业绩可能3个季度后出现较大拐点,需要重视。在今年3季度作为汉代总体关键期,宇邦在艾旭的ABC和隆基的IDC以及益智捷板块中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在其他的top播放公司中,宇邦在出货增加时,乙方也会增加,洪享已经在二季度提前反映了该情况,而乙方可能会延迟到单季度。汉代是下一个量价提升的板块,分布式光伏运营商是关注的焦点。硅料价格下行带动组件价格下行,对应的是电站成本下降。分布式电站卖电的氛围下,打折折价售卖一度电成本,从而导致成本和利润降低。市场会对利润的增加有反应。选标时需要关注前期杠杆率不高的公司,未来有能力加杠杆,手里有足够多的资源的公司。四条线是最重要的主线。内容缩减如下:

金雷股份在海外建筑领域具备量价提升逻辑,因为竞争格局已经最差,结束。这主要指的是量价提升这条线。第二条线是低渗透率,也就是产业化从0到1的过程。包括PET、纳电、盖菜矿、电瓶和水质清这四个板块。未来产业化确定性已经很强,但行业发展会有反复,股票会有多次波段出现。

选标题最重要的三个方向是海外建筑、低渗透和低估值率高增长,新能源汽车里面的天赐材料、电解液和结构件等标的选择都可以。第三条线就是大储的逻辑,即下屏量增,大幅会在今年三季度被炒,因为今年5月整个储能的招标数据不达预期,但从电源侧储能向独立储能和电的切换已经非常明显,判断今年往三季度、四季度整个储能的项目会有逐步落地的过程。在今年7月至3季度,关注新能源的边际变化是关键。储能的招标数据预计越来越好看,光伏的排产环比提升了5%到10%,新能车板块环比增加了30%。消费电子也进入了加库存的周期。另外,电动两轮车虽有所下滑,但预计会有一定程度增长,包括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也已开始进入大库存的周期。电信设备也开始加库存。整个新能源行业将进入向上向好发展的阶段,应把握好这个核心的窗口期。这段内容主要是讲了君达、艾旭利科和世晋这几个标的的上涨是由于市占率的提升导致的,是对冲行业产能过剩预期的核心对冲工具。其中福斯特和福莱特等辅材龙头公司下跌足够深,不存在通缩概念,只有产能过剩的概念,因此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基本上都涨了30-40个点。

以上内容是AI生成的小结,我们不对小结内容负责。

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本站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appletreefund)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