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观点都只代表发文时的思考,不定时更新。

媒体包括出版和广播电视。

出版生意的本质是知识内容的生产与变现。“生产”的素材是优质作者和IP资源,“变现”的载体是纸质书、电子书、知识付费服务、音视频、播客等。竞争的核心是选题能力。行业内表现较好的企业大都专注在自己擅长的细分赛道,比如中信出版在经管类,荣信文化在少儿图书品类等,那些主营业务中一半出版一半游戏的公司业绩表现很差。也有内蒙新华这种完全垄断区域内教材教辅生意的,但不是主流。这个板块的一些有趣数据:代表性上市企业毛利率在30%左右,ROE在9%左右;中国图书出版市场营收1000亿左右,利润160亿-180亿;很多代表性企业年终的平均书价比年初要低10%左右。

出版行业的机会在于:

1、  人永远有阅读的需求,只是阅读载体在变。中国人均阅读量近5年增加了2.3本。这是趋势。

2、  将传统出版的“文本”内容转化成音频、短视频,以满足碎片化的阅读,是很大的潜在空间,但对行业运营能力提出了要求。

3、  头部出版商存在一定的品牌效应,能影响一部分读者的选择。

这个行业的劣势有:

1、  优质作者和IP资源是稀缺的,出版商需承担叫好不叫座的风险。

2、  行业议价能力较弱,市场极度分散,同时版号供给偏紧;

3、  普通图书不保值,且经常价格战,因此有库存积压风险;

我们不看好广播电视这个赛道。总体上,广播电视整体没有长期投资价值,但是可能存在某些局部的并购重组机会。

广播电视的本质是为普通家庭提供有线电视和宽带服务,获取收视费和增值业务收入。也有附带做电视购物的,但没竞争力。行业门槛是每个省市都要运营许可证才能开展服务。这个行业最大的挑战是用户看电视的时长在下滑,且现有的服务被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视频提供商分流(有两面性,也可以和他们合作获得分销收入,取决于企业自身议价能力)。行业内企业第二曲线通常是为政企客户提供毛利率不高的“智慧城市”或“智慧乡村”类数字基础设施服务,但是坦白说这些业务对市值的增长意义不大。

即便如此,广播电视也有值得关注的点:

1、  牌照优势。需具“有线电视传输许可证”才能开展有线电视服务,通常是一市一网或一省一网。这限制了业务范围的扩大,但也提升了未来同行并购重组的可能性。

2、  跨区域的并购会增强对上游视讯内容的议价能力,并且摊薄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最后分享一些广播电视领域对我们有启发的数据:

1、  行业代表性上市企业毛利率在30%左右,ROE在2%左右;

2、  细分行业中华数传媒的盈利能力最强。他的数字电视业务毛利率21%,宽带业务毛利率38%,集团客户业务毛利率13%,互联网电视业务毛利率45%。总体毛利率32%,ROE约5%;

3、  2021年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1亿户,上年减少0.09亿户。有线电视在中国家庭电视收视市场的份额不断降低。

我们选的“媒体”行业代表性公司如下(如果你在手机上,点➕可以看更多字段):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