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到底在竞争什么?

YU

啤酒行业到底在竞争什么?插图

啤酒行业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

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状态,集中度非常高,各家啤酒厂都在竭尽全力走高端化路径,而这又导致他们在广告、渠道方面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24年的业绩表现,又可能得到一些最新的启示。

24年燕京啤酒实现销量 400万千升,同比增长1.57%,其中燕京U8销量 69.6万千升,同比增长 31.40%,整体上燕京啤酒是在逆势增长的;相比之下,青岛啤酒在24年实现啤酒销量 753万千升,整体同比下滑5.85%。因为青岛啤酒没有单独披露单品的销量情况,我们很想对比燕京U8销量与青岛经典的销量对比,可惜不得而知。

这里“燕京U8”的销量数据引起了我个人的思考,啤酒行业的竞争会不会最终靠单品,而不是所谓的产品组合或渠道优势?

说说单品的两个好处:

1、能降低销售费用率。

2024年燕京啤酒销售费用为15.87 亿,营收为 146.67 亿,总体的销售费用率大概是10.82%,这个比他们自己在2023年的销售费用率下降了0.3 个百分点。同时,青岛啤酒2024年的销售费用率为 14.32%,比他们自己23年还上升了0.45 个百分点。

原因是什么呢?青岛啤酒的销售售费分散在过多的产品中。现在青岛啤酒主打一个“1+1+1+2+N”产品矩阵,这里既包括青岛经典,还包括纯生、白啤、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等很多品类。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不同品类看起来都是啤酒,但是针对的场景和人群都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在每个单一的营销场景下,青岛啤酒投放的营销资源可能都不如竞争对手。比如青岛经典和燕京U8的价格区间是重合的(至少从拼多多平台上看如此),所以它俩存在直接竞争。如果燕京U8投放的资源超过青岛经典,那么燕京U8就可能侵占青岛经典的份额。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很值得啤酒投资者关注的内在逻辑:单品是可以通过集中营销资源,抢占市场份额来降低自身销售费用率的。

2、能降低管理成本。

青岛啤酒在国内有 57 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企业,还有2 家联营及合营啤酒生产公司。这些实体分布在全国 20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这看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但是这背后都意味着很巨大的管理成本和一些摩擦成本。但这又是必须的,因为他们的产品覆盖很广泛,我说的覆盖不止是地理上的,还有人群的覆盖。而生产很多种产品又需要开更多的生产线,对应的库存、生成、运输、营销体系都要增加相应的开支。这么一来,公司整体的管理成本就上来了。反而,聚焦单品的公司没有这么多的烦恼。

今天其实就是通过阅读几家啤酒公司的年报,更新下自己的认知。啤酒这个赛道,最终还是靠产品和营销取胜。啤酒行业当前集中度已经很高了,据说CR₄已经接近65%(华润31%、青啤22%、燕京11%、重啤8%)。我个人估计未来龙头之间的竞争可能就是靠单品,而不是全覆盖的产品组合。

截至2025年4月30日组合总收益12.72%(上周12.12%),本周将科锐国际换成了伊利股份。
2024年5月31日-2025年4月18日众问组合总收益10.76%,无交易。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