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onnie
9 月 22, 2025 07:29 下午 1 答案 代找报告
自 May 2025 起成为会员
Subscribed Subscribe Not subscribe
旗帜(0)

看了一下嘉益股份和哈尔斯,基本是代工为主,自主品牌不作为重点,得益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接连获得stanley,lululemon,星巴克的大单,而且毛利都还可以,哈尔斯28%,嘉益40%,相比之下嘉益的盈利性好一些,但受累于越南工厂产能新建爬坡期,加上新品研发费用激增,导致上半年业绩短暂承压,但是这些都是暂时性的,也想听听你们对于这个赛道的看法。关于订单转移,我感觉更换供应商没那么容易,因为需要定制开发,确保质量良率稳定性,比如嘉益和stanley的协议就锁定到2027年了。

2 用户
提交答案
登录以提交答案。
1 答案
排序方式
最佳答案
0
AppleTree
9 月 23, 2025
旗帜(0)

您好。我们翻阅了这两家公司历年的年报。无论从管理团队构成,还是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率、资产减值数据)看,我们觉得嘉益的长期确定性高于哈尔斯。

哈尔斯的业务模式是混合型的,既有自己的品牌也作代工。这种情况在宠物食品行业也有。我们觉得还是遵守分工规律比较好,要么做代工,要么做自有品牌,两者同时进行给人的印象是都没有信心。实际上也很难都做好。这是读下来我们自己的感悟。

说回嘉益。从年报的财务数据上看是很不错的生意,资产负债率不高,盈利能力非常强,应收帐款比例比很多行业高但也都在接受范围内,代工生意多少都有一些。唯一的不确定性是品牌商更换代工制造商的潜在风险到底多大?我们从公开信息看到,Stanley其实一直在扩充自己的供应商名单,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谁都希望分散风险。另外LockLock也更换过核心供应商。

如果和品牌合作非常稳固,以嘉益的盈利能力,目前的价钱并不贵。

旗帜 (0)
0

之前检索了一下,之所以是嘉益和哈尔斯,是因为浙江金华永康及周边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年产量超600万吨,占全国30%。保温杯这一块金华占全国总产量的80%,广东潮汕10%,江沪5%。而且配套完善,从模具制造、冲压焊接到喷涂包装,形成30分钟供应链圈​(80%工序可在本地完成)。
如果stanley日子好过,他们一直秉承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原则,不会轻易换供应商。就怕stanley销量见顶,那就得会成本端做文章了,但供应商怎么换,肉的大头估计还是烂在金华这口锅里。这块可以持续观察。另外就是新客户owala和lululemon的放量速度。
近期的迭代,从不锈钢到钛杯、智能化(温度显示),这块可以催生出额外margin,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AppleTree
- Sep 24, 2025 09:00 AM
旗帜 (0)
0

早上好~从您跟进的信息看,本质有三件事:1、品牌商之间的竞争状况;2、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目前嘉益能胜出应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看能否保持;3、保温杯差异化和产品升级带来的机遇。后面两条比较重要,因为只要保温杯有需求,有增长,而且浙江金华地区有供应链优势,厉害的制造商也能反过来更换品牌商合作。

登录后回复
答复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