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番薯
2 月 10, 2025 11:21 上午 1 答案 投资交流
自 Nov 2024 起成为会员
Subscribed Subscribe Not subscribe
旗帜(0)

我个人自2023年起就在关注电力交易这个方向,无论是参考欧洲还是我们现实面临的消纳矛盾,感觉接下来电力交易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像国能日新这种专做功率预测的公司应该有比较好的前景,不过它的后端收费规模暂时还偏小一些,其他诸如朗新等公司也有试水的案例。
去年底看到国网英大举办的电力交易大赛,清华旗下的“清鹏智能”完全基于AI交易获得了前10%的名次,感觉现在大模型厂商普遍渴求一个盈利闭环的机会,而电力交易带有天生高频的属性,似乎是完美的落地场景。

2 用户
提交答案
登录以提交答案。
1 答案
排序方式
最佳答案
0
怎么看待新能源电力全面市场化交易的影响?插图
AppleTree
2 月 10, 2025
旗帜(0)

谢谢哈,新年快乐!

我们有阅读国能日新的年报和相关研究报告。一开始我们好奇他们客单价是多少。大概测算了下,如果只看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营收是2.6亿,对应3590家电站,所以他们的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包括设备和服务费)平均单价应该是7.4万。

这个对电站来说应该不算大的支出。

之所以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常识上这类产品和服务的门槛不算很高,但每个电站要自己做又耗时耗力,所以如果只是每年出7-8万买一套这样的服务是没问题的,而且他们从19年到23年服务的电站数翻倍了。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个生意很难再提价,因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应该不少,不属于门槛很高的服务。

您提到的新能源电力全面市场化交易肯定是大趋势,不过这类业务主要集中在电网和售电公司环节的(发电——电网——售电——电力用户),而且一般是大公司。直觉上他们会自己做系统和设备,因为这个价值量对他们来说太大,一般不会依赖外部的产品和服务做电力交易。

毛估估的话,他们现在每年经常性净利润大概是7千多万,即使未来业绩能翻倍到1.5亿,现在市值买下来也不算很低估?纯粹从生意的角度,国能日新这类公司如果能抓住终端用户侧市场,可能潜力更大(毕竟最上游的电站数还是有限的,而且有潜在竞争)。如果这方面有突破那可以支持比较高的估值。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也欢迎您随时补充您的观点。

登录后回复
答复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