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88.33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15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9-15

  • 射频产品周期: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为10年跨越一代,射频产品生产制造周期短则3~5年,最长不超过10年
  • 迭代产品:新一代5G-A射频产品已完成技术孵化,并已开始批量化交付客户使用
  • 5G-A新品出货量:今年是5G-A商用后第一年,5G-A新品尚处于起量阶段
  • 消费电子新技术突破:钛型材、高碳钢产品方面有了技术性突破,搭建了多条钛型材生产线并配备多个高精度拉拔模具
  • 拳头产品:钛合金产品MIM耳机杆已获客户认可并量产,钛合金产品具有高硬度、轻便、高耐腐蚀性与耐氧化性特点
  • 市场反响:目前广泛地应用在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产品上
  • 业绩影响:消费类电子业务是公司共享智造平台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未来仍将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带来积极的正向影响
  • AI市场产品技术:公司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并不直接参与AI软件相关业务
  • AI产业受益:公司向下游客户提供各类精密结构件等零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施、算力设施的外壳、散热、通信等方面,产品需求有望随着AI产业的需求增长而相应增长
  • 美国降息影响:按照以往经验,美联储降息行为对公司海外业务并不会带来显著影响
  • 海外市场拓展:未来,公司仍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国内与海外同步发力,继续探索和扩大海外市场
  • 扭亏为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进一步识别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优势,逐步退出、剥离非核心业务
  • 费用减少:今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相较上期减少5,087.49万元,其中,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2,644.22万元,降幅17.62%
  • 市值管理计划: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一方面聚焦主业,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方式进行市值管理
  • 强强联手合作:公司参股业界领先的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产品研发与销售企业安徽云塔科技
  • 未来合作:未来,公司仍将继续紧密围绕主营业务,继续推进内生和外延式发展,努力与相关行业的科技公司开展产品、业务、股权等不同形式的合作
  • 云塔电子核心技术:安徽云塔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产品研发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团队构建了覆盖芯片设计、工艺开发、测试认证的全流程研发和管理体系
  • 芯片类型:云塔涉足的射频芯片产品是高性能模拟芯片
  • 市场规模:根据公开行业研报的信息,据Yole数据预测,预计射频前端产值将超过350亿美金
  • 扩容过程:目前市场份额主要被海外芯片巨头占据,未来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
  • 业绩增长点: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在保持通信射频业务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向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等业务领域渗透
  • 主要增长产品:围绕当前5G的市场变化及5G-A新的技术应用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技术竞争力的新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重点构建全新一代超低功耗、超多信道集成化、支撑超大容量通信的射频通信产品

2025-09-10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9-10

  • 公司管理层对业绩转亏为盈具有充分的信心
  • 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 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
  • 进一步识别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优势,逐步退出、剥离非核心业务
  • 毛利率与同行业相比较低的原因:涉足不同下游行业、通信业务领域行业周期性、产品结构与可比上市公司存在差异、前期资产负担较重
  • 技术和研发创新,推动产品升级迭代
  • 加强内部管理,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 拓展高难度产品:多频段多通道滤波器,5G高性能小型化金属滤波器以及天线滤波器一体化产品
  • 通信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内卷式竞争不断加剧
  • 制定系统性提高毛利率方案并强力推进实施
  • 研发工作重点围绕精密金属管制造、MIM(金属注射)件以及智能终端产品组装三大模块
  • 投资云塔电子:拟投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持有安徽云塔不超过20%股权
  • 5G-A系列新品已完成技术孵化,并已开始批量交付客户使用
  • 新产品技术形态已覆盖当前最前沿的5G-A市场新需求
  • 具备更低功耗、融合更宽频谱与信道数量、更小尺寸/轻量化等技术优势
  • 军工业务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相关营收已合并统计在整体收入中
  • 供应商审核及导入时间长,项目认证及产品上量周期较长
  • 海外客户包括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汽车零部件领域全球领先的知名客户
  • 2024年,公司对海外销售约5.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约24%
  • 继续探索和扩大海外市场,努力提升公司营收水平
  • 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在保持通信射频业务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向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蓝海市场渗透
  • 加强技术创新,借助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引入高效节能设备与环保技术,开展绿色工厂建设及节能设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