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10.44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9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08

  • 投资者交流问答环节
    • 公司LED+AI 业务的发展情况介绍
      • LED+AI业务提升至集团战略高度,构建智能化场景生态体系
      • 技术研发:自主研发基于华为鸿蒙的 AI SOC 系统,与浙江大学智慧绿洲联合揭牌联合研究院,自研垂类细分领域模型”山隐大模型”,完成 Agent 平台对多套主流模型的接入
      • 产品落地:To B端产品包括AI 一体机系列、AI 台灯系列、AI 光堡盒子、AI 数字售卖亭、AI 交互数字鱼缸等,已在全国多个标杆项目落地;To C端产品包括AI情感陪伴舱系列、全息佛龛(规划中)、AI 语音潮玩系列(规划中)
      • 市场表现:2025 年上半年战略成效初显,相关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与香港科晫集团签署1500台AI 一体机批量交付协议;与广东华辉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AI 智能灯具联合开发及供货框架协议,采购100 万台AI 智能硬件及解决方案
    • 公司在市值管理上的措施
      • 夯实主业:聚焦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管控与市场渠道拓展等核心环节,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 资本品牌建设与市场认知提升: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丰富投资者沟通形式,主动披露业务最新动态
      • 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近三年累计分红达3.31 亿元、累计回购股份0.67 亿元,2025 年已完成2024 年度2.61 亿元分红;推进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应对低价内卷竞争环境的措施
      • 聚焦于中高端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形成差异化竞争
      • 积极在下游应用场景中挖掘高附加值场景,如智慧博物馆、智慧导购、智慧文旅等
      • 深化渠道布局与强化服务:构建多元化渠道体系,提升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水平
    • 公司在海外的竞争优势
      • 技术与产品差异化优势:依托自主研发的 Mini/Micro LED 显示技术、”LED+AI”智能交互方案
      • 全球化市场布局与渠道优势:产品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本地化销售网络
      • 品牌与口碑优势:在海外LED 市场树立了 “高品质、高可靠性” 的品牌形象
    • 公司应收、存货未来预计的减值情况介绍
      • 应收款项管理:构建”事前防控 + 事后多维追收”体系,事前谨慎接单,强化新订单审核;事后完善管理制度,设明确目标并组建跨部门团队推进回款
      • 存货管理:以”降库存、提周转”为目标,成立专项消耗小组监控库存,制定促销与消化计划

2025-08-24 公告,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2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情况介绍
    • 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7.38%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6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71.46%
    • 期间费用率22.57%,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 投资者交流问答环节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 国内业务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19.96%
      • 海外业务营收21.76亿元,同比增长0.22%
      • 下半年动力来源:国内需求回暖、海外市场渗透加速、新兴应用场景拓宽、光显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
    • 布局终端AI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 LED+AI战略:AI功能嵌入LED硬件设备
      • 自研山隐大模型,打通数字内容光堡平台
      • Mini/Micro LED量产能力,全球5600多家渠道网络
    • AI端侧产品的订单进展及盈利情况
      • To B端实现批量交付与场景复用
      • 与香港科晫集团签署1500台AI一体机框架协议
      • 与华辉煌签订5年100万台AI智能硬件供货框架协议
      • 综合毛利率高于传统显示硬件
    • 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计提管控举措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谨慎接单,完善管理制度,设定任务目标,组建跨部门团队
      • 引入第三方金融工具,三级催收机制,一户一政策催收管理
      • 存量库存设立专项去化激励机制
    • LED行业的竞争格局
      • 强者恒强态势,龙头企业具备核心竞争优势
      • B端项目壁垒较高,竞争格局难以撼动
      • 会议一体机等细分赛道差异化共存
    • 美国关税影响
      • 影响相对有限
      • 全球销售网络布局均衡
      • 美国本土企业Trans-Lux实现本土化生产和分销
      • 品牌溢价,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