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负数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3 公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于2025-09-01
- 问题1:公司与华为合作的一体机产品的最新进展?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21%
- 定制化比例降至三到四成左右
- 产品体系预计在第三季度左右更新
- 下游行业持续在金融、治理、交通和泛AI领域
- 问题2:公司多模态大模型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优势和落地情况如何?
- 模型研发重点收敛到视觉模型、多模态技术以及基于可信框架的空间智能和可信数据建设
- 竞争优势在于视觉领域长达十年的深厚积累
- 目前主要聚焦于兼容公安治理、智能制造、电力巡检等严肃领域
- 问题3:公司在AI应用方向商业化探索方面,主要推出了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对公司的收入有怎样的影响?
- 三条主要产品线:智能视觉的AI智能体集群、通用智能体、特定场景通用智能体
- 这些产品已经开始对公司的业绩有所贡献
- 问题4:公司在G端和B端行业的拓展情况如何?
- G端业务战略性调整聚焦在两条主线:基于数字政务和可信数字空间的政务体系、AI基础设施业务
- G端和B端收入占据主要部分
- 问题5:公司目前的硬件业务布局是怎样的?与华为的业务合作情况如何?
- 硬件业务布局概括为两条主线:面向C端市场、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一体机
- 与华为、海光等技术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 问题6:后续算力外采趋势,以及对毛利率影响的持续性如何判断?
- AI智能体作为公司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 算力外采对综合毛利率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
- AI智能体相关营收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 问题7:公司AI业务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堵点?客户接受度如何?公司如何推动AI价值的体现?
- 主要困难:证明产品能够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交付中问题频发
- 采取措施:积极建立试点局、强调快速迭代与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