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负数
众问真实估值(倍)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05 公告,业绩说明会,文字互动
接待于2025-09-04
- 问题1: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下滑有哪些原因?
- 产品销售价格承压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 下游需求结构性变化
- 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固定成本增加、期间费用刚性支出增加
- 问题2:下半年如何提高业绩,有哪些举措?
- 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
- 优化市场与客户结构
- 深化降本增效与精益管理
- 审慎推进产能建设与海外布局
- 问题3:固态电池相关业务
- 固态电解质材料:粒径小、空气稳定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及分散性优,实现吨级稳定制备,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开发适配固态电池体系的高镍/超高镍材料,超高镍9系实现百吨级出货;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已给多家客户送样
- 问题4:产品百吨级出货概念及吨价
- 百吨级出货意味着客户端产品已经定型且开始批量量产
- 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率先实现百吨级出货及装车
- 产品不同对应的每吨单价会有差异
2025-08-28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8-26
- 公司历史沿革
- 股本演变:2004年发起设立时股本为2,000万元,经多次增资及转增股本,目前股本为50,874万元
- 发展历程:2001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009年在贵阳产业化,目前贵阳及义龙两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8.2万吨/年
-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进展
- 固态电解质及其改性三元:开发出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实现吨级稳定制备,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推进验证及百吨级中试线建设;改性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改善,部分产品满足GB43854-2024针刺测试要求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代层氧产品储备并实现出货及装车,新一代产品容量及循环性能显著改善;聚阴离子材料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产线评估与验证
- 未来三元材料市占率分析:大增程电动汽车量产及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发展有望巩固和提升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优势;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对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及轻量化要求更高,有望带来新增长机遇
- 高管薪酬大幅下滑原因:高管薪酬由控股股东中国振华考核,与上一年度经营状况强相关,存在滞后性;2023年薪酬较高基于2022年经营状况良好,2024年薪酬大幅下滑原因为2023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2025-08-20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
接待于2025-08-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亿元,净利润亏损2.1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3亿元
- 第二季度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环比增长均超过60%
- 下半年销量进一步提升,全年有望同比减亏
- 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销量占比达到50%
- 其余为中镍及中高镍
- 现有正极材料产能8.2万吨/年
- 二季度新增1.6万吨/年产能
- 义龙三期暂缓实施,预计年底新方案出来
- 6系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导入认证
- 高镍及超高镍材料销量占比50%,在国际客户端进入百公斤级产品验证阶段
- 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容量及循环性能显著改善
- 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基本完成
- 红星电子实现钴、镍、锰、锂4种关键金属元素的高回收率
- 前驱体合成新工艺显著降低加工过程成本及碳排放
- 本期亏损1,752万元
- 层状氧化物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出货及装车
- 聚阴离子材料应用于UPS启停电池、储能等领域
- 钠离子电池具备更优异的低温性能、更高的安全性
- 通过签订长单、战略合作、参股上游资源及布局电池回收加强供应链管理
- 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与数字化转型
- 强化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
- 因新增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前十大股东,向总排名掉出前十大股东
- 向总不存在增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