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笔记,仅供参考。
#公用事业#
近几年公用事业板块的收入主要与电量挂钩,利润主要与煤价挂钩。版块内部,火电和水电是利润主要贡献者,核电相对稳定,今年上半年公用事业的整体业绩增速在全行业 29 个一级行业里排第四,绿电营收和利润都不及预期(主要还是消纳率上不去,然后电价有下降)。
#长江电力#
实际上过去20年长江电力相对市场指数都没有超额收益。他们市场表现最好的时候是三次资产注入的时候(包括23年1月白鹤滩电站的资产注入)。平时主导长江电力的因素就是国债利率、来水的多寡等等。从投资的角度,水电的生意模式是非常好的,现金流充沛,不需要研发。只是作为公用事业的定位,整体还是跟随市场指数的。
#电力改革#
政府下大决心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未来绿电(光伏、水电、风电、核电)将成为主要电力来源。但这些能源不稳定,需要煤电来调峰调频。这种情况下如是我们是业主,会投资煤电吗?会很谨慎。因为政府定调以后煤电只是辅助能源,一座火电站投资下来回本要10-30年。这就是21年“缺电”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推出容量电价,就是按照你发电产能给补助,以鼓励煤电投资。这个钱不是财政出,是包含在电费里面,通过电网收然后直接给到煤电企业。这个就不太存在拖欠的问题。另外一块就是因为煤电的调峰调频功能,所以对新能源发电企业也有辅助作用,所以将来也能给他们提供辅助服务而收费。最终格局看,所有的电力企业都会回归到公用事业行业的属性来。政府做的改革是让上下游更加平滑稳定可持续。
#电力调度体系#
目前的我国电力调度体系主要分为三层:国家层面的调度是国网和南网,然后是每个省都有一个调度,然后是地市的调度,现在慢慢往四级去延伸,在县域增加一个小调度系统。因为新能源车普及率越来越高,县域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可能需要新增一个级别的调度系统。这方面可能一些电力设备公司比较利好。
#电网投资#
今年上半年电源端投资增速6%左右,电网投资增速20%左右。去年电源投资增速是60%左右,去年电网投资增速10%;逻辑容易理解,前期的风光电源的大规模投资之后,需要电网端和储能端去消纳和外运。
#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今年的投资额超过 6000 亿元,比年初计划超过了300 亿。这个超预期的上调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的建设,电网智能化的升级改造,还有农网配网的改造等。特别加上目前设备更新的背景之下,农网和配网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容量电价#
容量电价顾名思义是按容量给的,只要发电机组体量不变,每个月获得的容量电费是一样的。这个电费是包含在电费里面,直接由电网代收所以不存在拖欠。这个政策主要是当时“电荒”的时候为了激励火电机组投资的积极性。
#火电#
政策在引导火电朝着调峰电源的定位走。政府已经推出了针对火电站的容量电价补贴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辅助服务业务。现在碳价越来越高,2023内蒙华电仅支付碳配额的成本就有5个亿,他们当年的利润也只有20多亿,所以这些制度性安排都是鼓励火电朝着调峰电源的方向发展。未来火电公用事业属性越来越强。
#民用燃气#
我们不认为民用燃气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个渗透率已经到天花板了,又不能太大幅度随意提价,总量也不会有增长,是很典型的公用事业属性的生意,但是模式稳定现金流好,没有坏账,不需要很高的资本支出。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它是通过自动化、编程化的电网设备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故障检测以及提升电网自愈能力。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