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这是我们投资药房之前要想明白的问题。我们打开美团或京东、天猫都可以买药,而且同样药品价格比线下实体店便宜不少。常识上感觉这一定会影响线下药店的生意。
但我们目前看不到互联网冲击实体药店的迹象。原因如下:
1、互联网平台上的商家其实就是我们附近的药店(直营除外)。他们为什么卖得便宜?我想大概几个原因:一是做这个业务本身不需要额外的成本,也就是这其实是毛利率很高的业务,某种程度上这个业务会提升他们的坪效。对美团来说,这个事情和骑手取餐一样自然。二是这个会给线下药店引流,甚至做广告。客户如果不搜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家周边有益丰或者大参林。一个是提升营收,一个是减少费用,最终都算毛利。否则,如果有激烈的价格战,我们怎么解释益丰药房40%的毛利率呢?

2、即使做线上,药店的密集程度也就是连锁药房的规模仍然非常重要。这涉及药房和平台的议价能力。同时还有客观的原因,比如平台要根据用户定位来推荐药房,如果店铺数不够平台也没法推。所以线上卖药并没有改变我们之前讨论的逻辑:连锁药房是个依赖规模的生意。
3、药房卖的本质是服务,而不仅仅是赚药品差价。特别是慢性病,患者需要去药店和专业人士沟通,这个是互联网卖药目前做不到的。当然,现在也有线上问诊的服务,但这个对应的是医院而不是药房,因为参与线上问诊的都是医生,甚至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生收费还不一样。本质上这个赚的是挂号费。目前药房的主要客户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经常需要测个血压问问病情之类,互联网平台很难满足这个需求。
做一个小结吧:
本质上,线上只是一个纯粹买卖交易的平台,而药店的客户需要服务。线下药店可以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比如常见病和慢病的咨询,买药之后的药师服务和健康记录等,药店是服务+交易的模式。这个是和线上药房最本质的区别。从商业模式上,药店是社区流量的便利入口,全球范围来看线下药店都是主流。
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会不一样。
以上是我们目前的观点。如果以后逻辑有调整,会及时分享给大家。
我们每个工作日为会员朋友推送3-5份机构调研(非付费用户每周一次推送),每周4-5次的原创调研,22个行业研究框架不定时更新。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业定性打分和估值也在持续更新。
众问估值计算器
企业估值=账面金融资产—账面带息负债➕预期经营净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估值表格中“金融资产”、“带息负债”和“净现金流”数据来自益丰药房上年年报。
免责声明:我们根据公开数据和简易模型提供估值工具,主要参数(成长率和折现率)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基于对公司业务的认知做出的选择。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当您使用我们的工具默认您已经知晓并同意相关的免责条款。
标*的字段需要您输入。
————————————
附:医药相关指数
益丰药房研究之:药店的护城河
全文1563字。 大多数人都认为零售没前途,药店零售也是零售,所以是难的生意。我不敢说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最近十年让我最终亏损割肉的股票就是深圳的某央企旗下的连锁商超。零售确实是很难的生意。不要说线下店了,这些年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之间的竞争都是你来我往,没有一家敢有丝毫松懈。 需要提前说的是,我们在益丰药房上有持仓(最新持仓请点击查看),所以很可能不够客观理性。大家一定要独立思考。...
为什么药品比价是处方外流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比价政策不是市场很多人认为的对零售连锁药房的打压。“比价”的背景是医药分离,医药分离意味着处方外流。这让相当大一部分药品支付场景从医院药房转移到零售药店。于是在逻辑上,就必须让医保支付也对应进入零售药店。可是实际操作层面出现了套用或滥用医保资金的情况。因为如果药店以很高的价格出售,然后让医保支付,这里就会有混乱和腐败,以及增加本就有压力的医保基金的兑付风险。于是,监管2024年推出了药品比价。[t...
药店连锁企业机构调研的三个共性问题
我们小伙伴整理了最近一年连锁药店龙头上市公司管理层接受机构调研的谈话记录。归纳了几个共性的问题,里面有些问题我们之前有谈到过,也有我们没想到的问题: 1、互联网对线下药店产生影响。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开放O2O刷个人医保账户购药,深圳开放O2O统筹医保刷卡,对药店行业及公司经营有什么影响?(2024年12月) 益丰药房的管理层回答强调...
药品比价对连锁药店的影响
周末有会员私信我们一篇文章,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媒体,他们说“比价系统对连锁药店的影响很大,能相当程度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同时又不影响药企的正常经营。”这个判断是有违常识的。我们做投资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参与方都想象成”聪明“的群体。怎么会在不影响药企的情况下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呢?两款药,如果药效一样但是价格不同,通过比价系统一定会淘汰药效较低的那一款。药店的经营者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将其筛除...
连锁药店的风险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有会员朋友问我们,现在投资连锁药店的风险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未来某个时候,中国连锁药店龙头很可能会出现整体性商誉减值的情况。这个背后的本质是当集中度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之前为了扩张规模而做的一些收购项目盈利不达预期,从而引起商誉减值和资产负债表损伤。如果真的出现这个情况,估计那时相关龙头企业的市值会有不小波动。[tbcontent...
哪些指标反应连锁药店的竞争力?
每天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的两篇:《药店调研信息更新1》以及《药店调研信息更新2》。今天继续补充下药店的比较数据。 午饭后散步的时候,我问自己,哪些指标反应了一家连锁药店的竞争力?我想了下大概认为是毛利率、坪效和营收与利润增速的比较。理论上我们可以捣鼓无数的指标,但这几个我觉得重要。...
药店的强者恒强逻辑
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SUN在《药店调研信息更新》中写道:“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 围绕这个我补充一些最新的思考和数据:...
药房最大的挑战是消费力的下降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1、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这次调研我新增了一条认知,其实大药房的合规成本更低。因为现在政府对药房的监管变得更加规范,在面积、库房、系统、安保等方面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小药店更容易被“出清”。...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