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最近收盘市值(亿元)
87.85
众问真实估值(倍)
你好 👋, 这是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09-30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现场参观

接待于2025-09-10

  • 消费电子表现
    • 消费电子产业在行业回暖与AI技术持续突破双重驱动下保持温和复苏状态
    • 上半年实现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49%
    • 视觉系统依托领先AI算法推出创新型视觉系统,巩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 智能视觉设备抓住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升级及OLED新一轮周期,锁定外观检测制高点
  • OCS全光交换技术路线
    • 采用压电陶瓷技术路线,利用压电陶瓷材料带动准直器旋转,空间直接耦合对准
    • 当前可支持最大576*576矩阵规模,具备超高可靠性
    • 满足数据中心多代RDCN速率平滑升级,实现高带宽、低时延、低能耗
    • OCS全光交换有望在Scale-out和Scale-up等多网络层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 JAI半导体业务应用
    • 凌云光相机与JAI相机协同形成较为完善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 实现半导体全工艺段覆盖:前道晶圆制造的光刻对位、刻蚀检测,后道封装环节的引线键合、芯片贴装、缺陷复检
    • JAI的紫外相机、棱镜相机、面阵/线扫相机凭借紫外成像、棱镜成像、高速彩色分时频闪等技术优势广泛应用
  • 算法和软件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在通用检测、缺陷分割、缺陷生成三个层面持续升级
    • 1张样本检测图像可在1分钟内实现检测效率和精度等同于深度训练模型90%效果
    • 缺陷分割模型样本标注效率相较传统手动标注提升7倍
    • 仿真模型1张缺陷变1万张仿真图,零样本也能检,采用”大模型通用+小模型深耕”应用方式
  • 锂电池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在新能源行业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5%
    • 将F.Brain深度学习AI算法与视觉方案深度融合应用在锂电行业
    • 打造锂电外观检测和极耳翻折检测等产品,漏检率<0.1%,故障率<0.5%
    • 上述两款产品在上半年均已实现批量供货

2025-09-11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9-04

  • 一、公司自研动捕系统目前对接了哪些客户?这些客户对动捕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如何?
    • 客户群分为机器人本体公司、各地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人工智能公司
    • 光学动捕是经实践验证的高效物理数据采集方式
    • 支持当前市场主流的多种方式进行高效数据采集
    • 在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出厂前检测环节进一步布局
  • 二、公司机器视觉业务今年和明年的业绩预期如何?
    • 产品覆盖核心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装备等产品线
    • 实现了较好的 AI 渗透,服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工业智能制造需求
    • 未来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 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将核心优势产品持续推向海外市场
  • 三、OCS 全光交换机在国外谷歌、英伟达都有应用,公司如何看待光交换后续的发展?
    • 光交换可实现数据中心网络重构,相比电交换具有全透明、支持平滑升级等优势
    • 光交换会伴随智算中心的演进,逐步应用在 Scale-out 和Scale-up 等多网络层级中
    • 压电陶瓷技术路线相较 MEMS 技术路线更为稳定可靠且支持大端口应用连接
  • 四、对未来的发展有何展望?有哪些具体的战略规划?
    • 依托于”视觉+AI”核心能力,拓展工业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方面的应用
    • 在智能制造方面,以 3D、多光谱等视觉技术结合 AI 算法的升级应用
    • 在具身智能方面,以 FZMotion 光学运动捕捉服务于人形机器人的数据采集与训练、出厂前质量检测
    • 光通信业务布局了 OCS 全光交换、OIO、PWB 光子引线键合等多产品与解决方案
  • 五、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举措?
    • 聚焦”视觉+AI”底层技术,通过自研+投资方式深化产业布局
    • 自主打造图像算法平台 VisionWARE,构建深度学习平台 F.Brain
    • 针对宽视场、高分辨、大景深、棱镜成像等客户需求与痛点,逐步构建完善的产品矩阵
  • 六、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怎么样?业绩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 上半年收入 13.68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25.73%
    • 营业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 28.1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10%
    • 增长原因:提升 AI 渗透率;JAI 并购与海外战略推进;具身智能的应用拓展;内部管理提效

2025-09-02 公告,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电话会议

接待于2025-08-01

  • 一、公司连续多年研发费用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且将AI作为重点投入方向,公司的产品当前阶段与AI的结合程度如何?
    • AI算法能力:在智能器件、视觉系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广泛应用
    • 智能相机:集图像抓取、成像、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集成型智能相机,适用于即插即用、分布式多节点的应用领域
    • 视觉系统:实现复杂场景和复杂识别定位高达99%以上的检测精度,突破了传统像素可变码、透明3D胶检等深水区难题
    • 智能装备:AI能力提升带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增效,在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提出集几十道检测为一体的高紧凑型的检测设备
  • 二、请介绍一下光通信业务的收入占比?公司结合国内客户的需求,有提出哪些下一代的解决方案?
    • 光通信业务收入占比:25%左右
    • 下一代解决方案:布局了OCS全光交换、PWB光子引线键合、空芯/多芯光纤测试与溶解等多产品与解决方案
  • 三、公司入股的PhotonicXAI(奇点光子)核心产品主要是哪些?
    • 核心产品:聚焦AI计算GPU芯片间互联的光IO芯粒研发和产业化
    • 目标产品:芯片间光电芯片和芯粒,用于GPU-GPU间互联的scale-up网络,以及GPU-xPU(如CPU、DPU等)之间PCIe/CXL网络
  • 四、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训练的数据量在今年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 数据采集现状:当前所采集的数据仍处于初级阶段,多以人类通用动作和部分场景动作展示为主
    • 未来趋势:垂直细分场景的应用数据才是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深化发展的关键,有望实现数据量级的爆发式增长
    • FZMotion光学运动捕捉系统:高精度、强互动性和连续性采集的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细分市场的数据采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