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其实是AI+医疗浪潮下最重要的投资领域

sun

医院其实是AI+医疗浪潮下最重要的投资领域插图

中国绝大部分医疗服务发生在医院,而目前整体上我国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明显不满足要求,这块一定需要大量投资来补短板。

过去一个月我们陆续对AI+医疗做了很多调研,也听了很多一线医疗专家的分析观点。现在大模型的能力进步很快,训练和推理以及部署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各种不同科室的垂直模型也在不断涌现。但这些应用主要发生在知名的大医院,因为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很高。如果想大面积推广,目前是不现实的,瓶颈就在于大部分医院信息化水平不高。

如果从赋能的角度进一步细分,我们总结为赋能医生、赋能患者、赋能医院。我们可以列举最新的案例:

AI赋能医生,主要是帮助医生进行各种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决策。最近各种调研信息看,很多细分专科垂直领域的模型都在陆续落地,比如瑞金医院发布了他们的病理大模型,复旦中山医院发布的AI心脏大模型,固生堂的AI中医大模型。另外有些大模型还能潜入医生的工作流中,帮助医生在包括像预问诊,电子病历生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应用。

AI赋能患者其实更多的是提高就诊效率。比如诊前的健康咨询、诊中的智能导诊、分诊问诊,以及诊后的智能随访,个性化健康管理,用药提醒等等。坦白说,写到这里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大模型能力进步很快,是否会替代一部分连锁药店的服务功能?毕竟,我们认为连锁药店的未来不仅是卖药的,还需要提供健康管理和咨询方面的服务。这是一个我们最近都在思考的问题。

AI还可以赋能医院的整体运营。因为通过这种数据的分析整合,在质量控制、合规风控、供应链、财务、日常办公等各层面,都可以帮助医院去提高他们的经营效率。

然而正如开头所说的,上面这些“赋能”目前都发生在知名的大医院,因为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很高,但是如果想大面积推广,目前是不现实的,瓶颈就在于我们刚才说的,中国大部分医院信息化水平并不高,不足以支持AI的推广。

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因为AI医疗的核心依赖于大量高质量数据的训练,但如果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分散在不同科室,而且数据格式、编码规则和接口标准都不统一,就没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患者全周期健康记录,就会直接影响其诊断准确性和模型优化。很简单,大模型如果只拿到一个患者的血常规报告,是得不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的,它需要结合其他系统的数据。可是,现在同一家医院内部可能有上百个由不同厂商开发的子系统,这些碎片化数据需要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生产力。

信息化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的说法是“数据孤岛和系统割裂”问题。我们听过不下10场相关的报告,几乎所有专家都提到了这个瓶颈。最后补充下医院信息化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他们包括东软集团、 润达医疗、东华软件、万达信息、 创业慧康、思创医疗等等。这里不是推荐,也不是完整的名单,只是列举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以方便我们缩小研究范围。

我们每个工作日为会员朋友推送3-5份机构调研(非付费用户每周一次推送),每周4-5次的原创调研,22个行业研究框架不定时更新。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业定性打分和估值也在持续更新。

众问估值计算器

企业估值=账面金融资产—账面带息负债➕预期经营净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估值表格中“金融资产”、“带息负债”和“净现金流”数据来自益丰药房上年年报。

免责声明:我们根据公开数据和简易模型提供估值工具,主要参数(成长率和折现率)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基于对公司业务的认知做出的选择。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当您使用我们的工具默认您已经知晓并同意相关的免责条款。

标*的字段需要您输入。

益丰药房估值计算

股票价值毛估估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1.3
0.53
亿元人民币
8%
4%12%
亿元人民币

————————————

附:医药相关指数

益丰药房研究之:药店的护城河

全文1563字。 大多数人都认为零售没前途,药店零售也是零售,所以是难的生意。我不敢说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最近十年让我最终亏损割肉的股票就是深圳的某央企旗下的连锁商超。零售确实是很难的生意。不要说线下店了,这些年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之间的竞争都是你来我往,没有一家敢有丝毫松懈。 需要提前说的是,我们在益丰药房上有持仓(最新持仓请点击查看),所以很可能不够客观理性。大家一定要独立思考。...

了解更多
为什么药品比价是处方外流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比价政策不是市场很多人认为的对零售连锁药房的打压。“比价”的背景是医药分离,医药分离意味着处方外流。这让相当大一部分药品支付场景从医院药房转移到零售药店。于是在逻辑上,就必须让医保支付也对应进入零售药店。可是实际操作层面出现了套用或滥用医保资金的情况。因为如果药店以很高的价格出售,然后让医保支付,这里就会有混乱和腐败,以及增加本就有压力的医保基金的兑付风险。于是,监管2024年推出了药品比价。[t...

了解更多
互联网卖药会冲击实体药房吗?

这是我们投资药房之前要想明白的问题。我们打开美团或京东、天猫都可以买药,而且同样药品价格比线下实体店便宜不少。常识上感觉这一定会影响线下药店的生意。 但我们目前看不到互联网冲击实体药店的迹象。原因如下:...

了解更多
药店连锁企业机构调研的三个共性问题

我们小伙伴整理了最近一年连锁药店龙头上市公司管理层接受机构调研的谈话记录。归纳了几个共性的问题,里面有些问题我们之前有谈到过,也有我们没想到的问题: 1、互联网对线下药店产生影响。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开放O2O刷个人医保账户购药,深圳开放O2O统筹医保刷卡,对药店行业及公司经营有什么影响?(2024年12月) 益丰药房的管理层回答强调...

了解更多
药品比价对连锁药店的影响

周末有会员私信我们一篇文章,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媒体,他们说“比价系统对连锁药店的影响很大,能相当程度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同时又不影响药企的正常经营。”这个判断是有违常识的。我们做投资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参与方都想象成”聪明“的群体。怎么会在不影响药企的情况下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呢?两款药,如果药效一样但是价格不同,通过比价系统一定会淘汰药效较低的那一款。药店的经营者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将其筛除...

了解更多
连锁药店的风险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有会员朋友问我们,现在投资连锁药店的风险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未来某个时候,中国连锁药店龙头很可能会出现整体性商誉减值的情况。这个背后的本质是当集中度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之前为了扩张规模而做的一些收购项目盈利不达预期,从而引起商誉减值和资产负债表损伤。如果真的出现这个情况,估计那时相关龙头企业的市值会有不小波动。[tbcontent...

了解更多
哪些指标反应连锁药店的竞争力?

每天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的两篇:《药店调研信息更新1》以及《药店调研信息更新2》。今天继续补充下药店的比较数据。 午饭后散步的时候,我问自己,哪些指标反应了一家连锁药店的竞争力?我想了下大概认为是毛利率、坪效和营收与利润增速的比较。理论上我们可以捣鼓无数的指标,但这几个我觉得重要。...

了解更多
药店的强者恒强逻辑

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SUN在《药店调研信息更新》中写道:“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 围绕这个我补充一些最新的思考和数据:...

了解更多
药房最大的挑战是消费力的下降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1、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这次调研我新增了一条认知,其实大药房的合规成本更低。因为现在政府对药房的监管变得更加规范,在面积、库房、系统、安保等方面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小药店更容易被“出清”。...

了解更多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