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总体观点

电子行业包括半导体、元器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等细分板块,所有这些板块最终都指向数字经济。虽然说数字经济已经占全世界企业总产值的40%,而且还保持快速增长,但数字经济的大头是电商、游戏、通信、大数据、AI等领域。特别请大家注意的是,半导体设备和芯片制造占比并不大,而且也不会成比例的增长。

我们先说投资框架。

电子产业的“牛鼻子”在终端需求。这里的“终端”包括手机、机器人、消费电子、服务器等。电子产业链最终都可以用这个抽象的链条来概括: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计算——存储信息——显示信息。采集的核心器件是传感器,本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谓物理量,其实就是压力、湿度、温度、指纹、人脸等等。传输环节需要线缆和对应的处理芯片。这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接下来的计算就涉及GPU/CPU这些产品,然后是信息的存储和在各种终端的显示。

这里必须讨论一个地缘政治大背景。芯片是半导体最核心的环节。2019年之前全球芯片产业的分工大致是:美国负责设计,中国台湾负责制造,马来西亚负责封装,中国大陆专注组装。这是非常完美的分工形式,这种产业模式下我们共同创造了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从而得到了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芯片,以促进电子乃至整个数字经济的腾飞。2019年之后的贸易战改变了这一些。直接点说,我们已经把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目标放在成本之上了。这是我们半导体产业投资的大背景。

基于此,我们电子产业的投资方法是:从终端需求开始,寻找一个可能有巨大需求空间的品类,跟随产业链自下而上寻找被低估的机会。以果链为例。如果我们看好苹果定义的端侧AI的广泛前景,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苹果将来对散热、对电源、对存储都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我们可以粗略估计这种价值量的增加,这是总体市场的增量,然后判断我们感兴趣的公司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再根据利润率水平来估算利润的增量。这种投资方式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对苹果的技术路线有深刻的理解,还必须对苹果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各家公司的技术、产品、渠道特点了如指掌。

消费电子最确定的投资逻辑是深挖苹果产业链,或者直接买苹果。2024Q4是苹果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季度,收入达到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4%。苹果所有产品和市场的活跃设备安装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23.5亿部活跃设备。苹果大概率还能吃到下一波AI红利,iPhone 16机型在已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市场中销量更好,从写作工具到图像生成技术,再到视觉智能、AI消除等,这些功能都很受用户欢迎。

这只是一个例子。整体上,我们认为电子这个行业还是值得长期研究的,因为它是数字经济的底座,而数字经济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趋势。

这个行业的投资焦点是个股,具体而言满足两个简单条件的企业长期看大概率不会太差:一是毛利率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好在30%以上,这说明它们有核心竞争力;二是净现金流要持续超过利润,这意味着它们赚到的是真金白银。

从产业链分工的角度,这个板块最基础也是难度最高的是半导体设备,代表性企业是中微公司。中微能生产高端的刻蚀设备(这是复杂度仅次于当前正被卡脖子的光刻机的设备),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再往上就是中芯国际所在的芯片制造领域,虽然本质是芯片代工的生意,但有制造工艺门槛,而且有规模优势。虽然中芯国际可能没能力把晶体管越做越小,但有能力将工艺和制造能力横向拓展到下游不同行业,所以它是目前电子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芯片制造领域其实是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我们可以按常识思考下,下游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工业、汽车品牌,越是大的客户越绕不开中芯国际,因为他们产品质量要求更高。而大的客户通常业务更稳定,这意味着他们的订单更稳定,对中芯国际来说产能利用率就会更高,毛利率也更有保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虽然这种循环的基础都根植于最终端的消费市场(主要是电子产品和汽车)的稳定发展。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

这个板块的企业生意模式大约有三类:

最好的是石英股份这种,虽然身处半导体行业最上游,但在原材料方面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和竞争优势,所以毛利率很高,而且下游应用场景很广,最近几年营收增速也快。唯一的问题是盈利质量不高,常年经营现金流小于利润。据测算每生产1亿美元的电子信息产品,平均就需要消耗价值 50 万美元的高纯石英材料,因此未来的成长性依然有。

第二类是光弘科技这种本质上还是代工的企业,有一定行业门槛但护城河浅;

第三类是中电港和香农芯创这类电子元器件贸易企业,经营门槛不高,生意模式最不好的一种。

其他电子零组件板块

其他电子零组件投资潜力分析

如果您对我们的假设或概率设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在网站底部扫描二维码联系并告知我们。谢谢!
28%
0%100%
30%
0%100%
29%
0%100%

发表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