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观点
钢铁是强周期行业,目前对投资逻辑是困境反转,适合做均值回归的投资者。2022年钢铁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营收下降6%,但利润下降91%,这是非常明显的行业低谷。
为摆脱困境,政府目前正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的产能治理:一方面严禁新增产能,一方面推进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从中长期视角看,中国钢企对上游(主要是严重依赖进口的铁矿石)的议价能力将愈发强大,同时产能被限制,所以整个钢铁行业利润率会上升。从更长期的视角看,钢铁行业将会是一个寡头垄断的格局,未来十年整个行业都将有一个持续的品种结构升级过程,像华菱钢铁、中信特钢这种在桥梁、汽车、油气井等细分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企业将有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表现。
总体上,如果从细分行业投资价值排序的话,我们认为特材(特钢)>其他钢铁(铁矿石与耗材)>普钢。
2025年3月更新:最近市场都在讨论关于钢铁行业限产的传言。一个版本是说今年减少5000万吨,明年减少2000万吨,后年减少1000万吨的计划。这个信息的准确度并未得到证实。因为中国目前钢铁总体产能是在10亿吨左右,所以影响的供给大概5%左右,占比并不算很大。实际上,即使没有行政减产干预,钢铁行业自己的产能就会减少。没有很深奥的原因,就是很多产能的现金流撑不住要关闭。现在整个钢铁行业50%的企业都在严重亏损,企业账上的现金流一天天减少,资产负债率一天天上升。这个是无法持续的。所以即使没有外部干预,行业供给本身也会收缩。至于收缩5%还是10%这些只是时间问题。真正重要的判断是,钢铁需求是否已经见底?我们认为应该接近底部,但需求仍然会维持负增长。理由有三:1、地产的拖累虽然会持续,但是已经影响不太大了。钢铁行业这一轮从2021年到现在的下行周期,核心就是地产端需求的下行。现在地产新开工量已经从顶部跌了70%,现在钢铁行业对地产的依赖在15%-20%之间,这个和2021年之前的35%以上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未来房地产对钢铁的拖累应该会越来越小。2、基建用钢有小幅增长,制造业用钢有加速上升的趋势。根据国泰君安的统计,2024年这块有9%左右的增长。这里包括汽车、家电、造船、新能源、集装箱等都还在增长,总体上制造业对冲了部分地产端的下行。3、钢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钢铁行业估值
21 |
钢铁 |
1级 |
15 |
21 |
钢铁 |
3.80 |
5.50 |
9.20 |
1.63 |
2110 |
普钢 |
2级 |
15 |
2110 |
普钢 |
1.50 |
4.70 |
7.30 |
2.05 |
2120 |
其他钢铁 |
2级 |
15 |
2120 |
其他钢铁 |
10.60 |
5.70 |
15.80 |
0.95 |
2130 |
特材 |
2级 |
14 |
2130 |
特材 |
12.80 |
11.20 |
14.20 |
0.99 |
钢铁二级行业
普钢
普钢主要包括板材和长材,宝钢、包钢、华菱、首钢、鞍钢等知名钢铁巨头都在这个板块,某种程度上这个板块代表了钢铁行业。普钢板块总营收19190亿,行业整体净利润117亿,整体毛利率4.7%,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5%。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7.3%!
钢铁是强周期行业,目前对投资逻辑是困境反转,适合做均值回归的投资者。2022年钢铁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营收下降6%,但利润下降91%,这是非常明显的行业低谷。为摆脱困境,政府正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的产能治理:一方面严禁新增产能,一方面推进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