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研究框架
总体观点
煤炭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煤炭开采有很好的商业模式,而煤炭化工目前看不到希望。
煤炭开采板块汇集了我国主要的煤炭巨头(代表性企业是中国神华),他们拥有最优质煤炭资源和从煤炭到电力、运输、煤化工等产运销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国内最上游的矿产开采(包括不限于煤炭、石油、稀土、铝矿、黄金的开采)大都是毛利率很高的行业,因为吃的是资源,同时这些资源的开采是严格受限的。然而,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煤炭产业增速必将整体下滑。我们不能因为最近一年的繁荣就忽视这个长远趋势。
A股的煤炭化工主要集中在焦炭,其他产品诸如焦油、甲醇、粗笨等整体占比不大。这个板块的盈利能力远逊于煤炭开采。这个板块生意模式不好:一方面上游焦煤价格波动并不受他们控制;一方面下游主要客户集中在钢铁,而钢材行业自身日子也不好过,整体呈现“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的态势。这个产业经常受到两面夹击:下游对焦炭需求持续收缩,而同时上游焦煤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我们目前还看不到未来能有改善的迹象,因此总体上建议规避煤炭化工这个板块。
煤炭行业估值
煤炭二级行业
煤炭开采
煤炭开采板块总营收13506亿,行业整体净利润2276亿,整体毛利率33.8%,整体净资产收益率20%。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9.1%!主要包括动力煤、炼焦煤和无烟煤。
动力煤就是以提供动力为目的,主要下游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炼焦煤主要用于生产焦炭,而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钢炼铁,因此炼焦煤受钢铁行业影响极大。中国的电力,包括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超过58%来自煤电。煤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仍然是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存量大但是增速将放缓:2022 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 8.7%,占总发电量比重为 36.2%;而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 58.4%,同比降低 1.7%。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期待整个煤炭板块还能保持较快增长是不现实的。
煤炭开采板块汇集了我国主要的煤炭巨头,他们拥有最优质煤炭资源和从煤炭到电力、运输、煤化工等产运销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国内最上游的矿产开采(包括不限于煤炭、石油、稀土、铝矿、黄金的开采)大都是毛利率很高的行业,因为吃的是资源,同时这些资源的开采是严格受限的。然而,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煤炭产业增速必将整体下滑。我们不能因为最近一年的繁荣就忽视这个长远趋势。这个行业的企业,未来要保持增长,目前看大致有以下逻辑:1、将煤炭开采的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拓展到其他有色金属(比如拓展到钼、金、铜、铁、钾等矿产领域);2、利用原材料成本优势发展下游煤炭化工产业,比如生产甲醇、醋酸、醋酸乙酯、乙二醇等初级化工原材料。然而,这些领域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生意模式都不如煤炭开采。
总体上,煤炭开采板块短期依然可以保持乐观,但是投资者要对其长期发展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煤炭需求和价格都处于高位的当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煤炭价格和煤炭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不是煤价下跌10%,他们的业绩就下降10%,我们需要注意里面的一些逻辑。首先,像中国神华这种企业,他们和下游客户(主要是电厂)签订的是长期协议,长协价格除了双方正常的商务谈判外,发改委也会介入,而且价格一旦确定后相对稳定。上级监管部门介入的原因是,他们要保证能源价格的稳定,同时还要兼顾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利益。比如现在港口煤价跌破770,但其实神华的年度长协卖的大概就是700的价格,所以只要高于700,煤价的涨跌对它的业绩直接影响不大。其次,神华的业务除了卖煤之外,它还有电厂和运输业务。电厂和煤炭开采是两个跷跷板业务,煤炭价格下跌,电厂的利润就会变好。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做投资除了了解行业共同的一些逻辑,还要弄明白具体公司的业务模式。
煤炭化工
煤炭化工板块总营收1028亿,行业整体净亏损8.79亿,整体毛利率5.2%,整体净资产收益率-1.1%。过去3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4.3%!
A股的煤炭化工主要集中在焦炭,其他产品诸如焦油、甲醇、粗笨等整体占比不大。这个板块的盈利能力远逊于煤炭开采。这个板块生意模式不好:一方面上游焦煤价格波动并不受他们控制;一方面下游主要客户集中在钢铁,而钢材行业自身日子也不好过,整体呈现“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的态势。这个产业经常受到两面夹击:下游对焦炭需求持续收缩,而同时上游焦煤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
我们目前还看不到未来能有改善的迹象,因此总体上建议规避煤炭化工这个板块。
行业常识
#煤炭#
煤炭还是要看龙头,因为中小煤企的长协议占比小,业绩受煤价波动影响很大。煤炭下游需求主要是电,中国70%的电力是煤电,其他的比如钢铁、建材都自身难保,化工需求比较稳定。从供给角度看,全球只有亚洲的煤炭产量在增加,而中国贡献了其中60%的增量,接下来是印度和印尼。可是这两个国家的煤炭主要是自用,对中国煤炭价格影响不大且偏短期。回到国内的话,煤炭供给很难增加,开一个煤矿少说要8-10年,60-70亿的资金,而且很多煤矿开始枯竭了,山西未来十年大概有220多座煤矿会枯竭。所以整体上煤炭龙头确实具有红利属性的,需求和供给都越来越紧缩,但是供给看起来收紧更快。
#煤炭#
我们通常说的煤炭主要分为焦煤和动力煤。焦煤也叫冶金煤,主要下游产业是钢铁;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水泥、煤化工(甲醇、乙二醇)。过去我们都把煤炭行业当成一个典型周期性行业,现在随着长协价的推广普及,5年定一次价格,整个煤炭相关资产的周期性越来越弱了。未来如果资本开支减少,股息率上升,可能越来越像公用事业资产了。
#煤炭价格#
矿产品价格由品位最低、最难采、成本最高的那部分矿产决定。同样道理,国内的煤炭价格的底由新疆自治区和澳洲两大产地决定,澳洲每年出口到我国的动力煤大概是 5,000 万吨,新疆每年出省量是1亿吨,虽然这 1.5 亿吨只占我国煤炭需求的3%,但是是决定煤炭边际价格的3%,所以很重要。而他们到港口的成本基本上都在 800 块钱,这决定了为什么我国煤炭价格中枢一直在800左右。除非说有一天我们的需求下降了3%以下,否则煤炭价格很难跌到800以下。
另外关于煤炭价格,我们还需要知道,按照国家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有关要求,煤炭企业原则上自有资源量的75%需要签订中长期合同,年度履约率不低于90%。
#产煤区#
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中国产煤区主要是五个省份: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和贵州。目前对外输出主要是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和贵州离煤炭消费地太远且地理条件不好。 煤炭的运输方式:先通过公路,将煤炭运到最近的火车站,然后从铁路运到环渤海的七个港口,然后通过水路运输到华东和华南。
#煤炭运输#
中国大概40%的煤炭通过公路运输直接交付了;剩下 60%的煤炭需要经过铁路运输,这里面20%还要通过水路运输到更远的地方。有机构测算,从煤炭坑口到终端,整个的运费差不多是每吨每公里1毛钱,整体铁路运价比较便宜。
#煤炭#
石油价格对煤炭也有影响。这主要是原油和煤炭都可以制烯烃,所以下游化工企业会比较,如果原油价格大涨,他们就会转而购买煤炭,从而带动煤炭价格上行。
#煤炭机械#
煤炭机械设备正常的更新周期是在 10 年左右,07年到13年中国有一批设备更新高峰,2019 年到现在也有一个更新周期。这是自然的更新需求;煤炭设备的更新主要来源是煤矿智能化改造。单个煤矿山的智能化的改造投入大概是在 1.5 亿到 2.5 亿,全国大概4500 座煤矿,所以智慧矿山总体的投入在1万亿左右,分摊到20年完成,所以每年500亿左右。煤炭开采的另一个趋势是集中度的提升。小的煤矿逐渐被兼并或转型,其实这不利于煤炭设备赛道的企业,因为大型煤矿的议价能力显然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