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研究框架

总体观点

农林牧渔整体上不值得长期投资。这个板块的每个细分领域几乎都没有生意模式很好的,各自成长空间也都不大。这个行业相对比较好的可能是宠物相关的公司。

2024年城镇宠物猫狗消费市场金额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且宠物食品消费金额连续四年增长,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高性价比,中高端宠物食品市场成为国产品牌发力的重点领域。

行业关注重点是养殖(主要是养猪和养鸡)、饲料、农产品加工(如金龙鱼)和种植业。很多朋友关注金龙鱼,因为看起来他们是在一个巨大而且永续的市场里的“大品牌”。金龙鱼的问题是,他们的业务太过于分散。无论是食用油还是面粉、大米、玉米、调味品等等这些品类,几乎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我们喜欢他们的食用油,但不意味着会倾向于买他们的面粉。也有投资者认为,把规模做大后会提升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但这种成本端的优势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关键还是,如果产品太过宽泛,“金龙鱼”这个品牌慢慢对消费者就变得模糊。因此长期而言,这类企业能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的概率并不大。

养殖则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因为中国人不会突然变得更爱吃肉所以养殖业整体不会有长期成长。牧原和温氏的毛利率也都是10个点,还需要承受不可预测的周期性波动。不过目前看起来在抵御风险方面,温氏的模式比牧原好。

另外,我们认为所有的饲料企业生意模式都差。产能过剩,毛利率个位数,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极大,几乎是不赚钱的生意。

种植业方面:种业虽然被国家大力扶持,但也不是好生意。一个国家可耕种土地面积是固定的,如果多种水稻就得少种玉米大豆,所以种业的市场空间总体看是没成长性的,而如果提升已有品种的品质,又要投入很长时间很大资源,而且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种业经营受政策、气候、瘟疫等不可控影响很大。

种植板块有两个典型生意模式:一个是北大荒,本质是一个劳务承包代理公司,指导家庭农场进行播种、施肥、施药、病虫草防治等,它赚的是咨询的钱。一个是在专业领域的自营种植,比如海南橡胶,自己种自己卖。北大荒的生意模式比海南橡胶稍微好些。

总之,我们不推荐农林牧渔这个行业。

农林牧渔行业估值

农林牧渔二级行业

种植业

种植业板块共15家上市公司。过去3年这个板块总营收从412亿增长到528亿,增加28%;总毛利从71亿增加到82亿,增加15%;行业总毛利率从17%下降到15%。我们不看好种植业的投资前景。种业虽然被国家大力扶持,但并不是好生意。一个国家可耕种土地面积是固定的,如果多种水稻就得少种玉米大豆,所以种业的市场空间总体看是没成长性的,而如果提升已有品种的品质,又要投入很长时间很大资源,而且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种业经营受政策、气候、瘟疫等不可控影响很大。A股种植板块有两个典型生意模式:一个是北大荒,本质是一个劳务承包代理公司,指导家庭农场进行播种、施肥、施药、病虫草防治等,它赚的是咨询的钱。一个是在专业领域的自营种植,比如海南橡胶,自己种自己卖。北大荒的生意模式比海南橡胶稍微好些。总体上我们不推荐这个板块。

畜牧业

畜牧业板块共46家上市公司。过去3年这个板块总营收从5457亿增长到7381亿,增加35%;总毛利从1197亿下降到811亿,减少32%;行业总毛利率从21%下降到10%。这个板块的重点是养猪、养鸡以及饲料加工。养殖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通常3-4年一个周期。因为中国人不会突然变得更爱吃肉,所以其实养殖板块整体是没有成长的,从而这个板块的投资逻辑来自行业龙头市场份额的增加。然而,即使集中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牧原和温氏的毛利率也都只有10个点,还需要承受不可预测的周期性波动。所以,我们不认为畜牧业板块有很好的生意模式。当然,在抵御风险方面温氏的模式比牧原好。关于饲料,可以认为所有的饲料企业生意模式都差,产能过剩,毛利率个位数,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极大,几乎是不赚钱的生意。总体上我们不推荐这个板块。

林业

林业板块共4家上市公司(其中有两家被ST了)。过去3年这个板块总营收从16亿增长到20亿,增加25%;总毛利稳定在3亿左右;行业总毛利率从18%下降到15%。这四家公司都处于亏损或濒临退市的状态,2020年四家公司一共亏损4.25亿,2022年亏损2亿。这个板块目前看不到投资机会。一方面政府的限伐政策愈发坚决,另一方面木材的下游需求受到房地产影响很大。总体上我们不推荐这个板块。

渔业

渔业板块共7家上市公司。过去3年这个板块总营收从113亿增长到125亿,增加10%;总毛利从19亿增加到23亿,增加21%;行业总毛利率从16%增加到18%。这个板块的亮点是国联水产的预制菜业务,其他业务目前看起来大都乏善可陈。随着餐饮连锁化率加速,懒人经济的兴起,很多机构都预测到2026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这对传统的以捕捞和初加工为主的渔业,可能是升级商业模式的好时机,但是表现到财报和市值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国联水产为例,2022年他们预制菜营收 11.31亿,同比增长 34.48%,但是过去三年净利润都持续亏损,且亏损不断扩大。预制菜行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到底如何落地,我们需要继续观察。我们总体上不推荐渔业板块。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板块共30家上市公司。刨除金龙鱼,过去3年这个板块总营收从1079亿增长到1283亿,增加18%;总毛利从131亿增长到141亿,增长7%;行业总毛利率从12%下降到10%。金龙鱼一家贡献了整个板块66%的营收和50%的毛利。金龙鱼的生意模式不算很好,因为需求和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大都很难提价),但要承受很大的原材料价格波动,所以很难向下游转嫁风险。成长空间也有限,因为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炒菜用的油总量是不太变的。宠物经济方兴未艾,宠物食品可能是整个农林牧渔行业最好的赛道,成长性好,盈利能力也不错。代表性企业中宠、佩蒂和乖宝最近三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3%、7%和16%;三家的毛利率分别是19%、22%和32%,虽然中国的宠物食品企业最初大都有给欧美企业代工的经历,但经过学习和模仿,他们在国内容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护城河优势。

总之,我们不推荐农产品加工板块,但对宠物食品细分领域相对比较看好。

农林牧渔行业常识

#养猪成本#

养猪的生意模式很不好,拼成本、重资本、强周期。猪肉没什么差异化,所以就只能比谁的成本控制好。现在一生猪成本大概是7块左右,包括猪苗、饲料、药物等。如果都折算到斤,按照温氏的数据,大概是猪苗1.6元,饲料3.6元,药物0.15元,养护费0.9元。这是大致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任何投资,如果只是比谁能扛过周期,谁的成本更低,这种生意长期投资收益不会很大,当然如果踩准了周期也可能不错。

#温氏股份#

2024年温氏股份的营收破千亿了。24年他们实现归母净利润90-95亿元,其中养猪赚了82-84亿元,养鸡赚了21-23亿元,其他的比如养鸭、动保、投资和农牧设备加一块儿赚了4-5亿。2024年他们的猪和鸡的销量都创了新高。累计卖了肉猪(含毛猪和鲜品)3018万头,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12亿只,预制菜(熟食)140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5100万只。

养殖这个行业,不管多大规模都是价格接受者。意思是猪肉价格波动是无法预测的,只能接受,所以真正比拼的是成本,谁的成本低谁最有可能穿越周期,熬到最后。

#动物疫苗#

最好远离动物疫苗类公司。他们的下游只有养殖大户,没有太多选择。如果下游日子不好过,他们就必须接受大量的坏账拖欠款。有一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5.3亿,累计的坏账就有3.8亿,所谓的利润就是一堆“应收帐款”。这是很糟糕的生意。

发表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