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机会和风险

wang

摩托车的机会和风险插图

有朋友强烈推荐我们看看摩托车。其实去年研究过春风动力的过往年报,对这个赛道有些了解。昨天上午听了某家券商接近一小时的关于摩托车的电话会议,他们提供了一些比较新的行业数据。比如:

1、全球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他们对大排量的定义是250 cc以上)欧洲占一半,他们测算大概有170万辆的需求。针对大排量24年我国出口大概22万辆,然后还要排除俄罗斯的8万辆,相当于大概有14万辆的出口,中国摩托车品牌加起来在欧洲的份额没有超过10%,看起来这个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2、国内具体销售数据没有披露,不过最受欢迎的大排量摩托车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巡航车,就是那种美式秀肌肉大块头的摩托车,一类是公路上流线型仿赛车样式的摩托车。巡航车国内老大是土星科技,大概在国内30%的份额,不过这公司没上市。接着就是三家上市公司了:钱江摩托、隆鑫通用和春风动力,他们的份额分别是21%、20%和17%。这就是这四家加一块拿到了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巡航车市场份额。

另一类是仿赛车。春风动力在这个领域优势很大,他家旗下的几款车加一起拿了44%的份额。然后钱江有20%左右的份额,再就是铃木大概拿到了15%左右的份额。仿赛不是隆鑫通用的强项。顺便,春风动力主要靠仿赛车,仿赛占了它整个出货量的63%,剩下30%是来自于巡航。钱江比较均衡,巡航和仿赛都是占了40%出头,也可以说钱江产品不太聚焦。

3、他们最后的对摩托车整体增长率预测非常乐观:

我们大概判断,摩托车内销这几年都会维持30%左右的增速,出口可能有50%-60%的增速。

专家们没有谈到风险。

我们团队讨论了下后感觉有一个风险需要认真对待,就是传统燃油汽车厂商如果进入摩托车这个赛道,我们认为某种程度是种降维打击。固然大排量摩托车肯定有自己的特有技术,甚至某些环节构成了专利壁垒,但这对在乘用车这个血雨腥风市场趟过来的企业来说,应该不算很大的困难。况且他们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更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完备的渠道网络。这个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也有小伙伴提到了摩托车政策的放松。这其实是潜在利好。

去年底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关于摩托车行业的政策讨论曾经引起热议。先不论他的观点本身如何,引起热议这件事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一方面说明有很庞大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在关心摩托车这件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某种政策“吹风”的感觉。坦白说,中高端的大排量摩托车受禁限摩和13年强制报废政策的影响确实值得讨论修正,而且在目前消费疲软的大背景下,未来政策放松的概率并不小。

摩托车可以差异化的点很多,而所有可差异化的地方都是潜在利润点,或者叫卖点。比如智能化,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还有智能互联,通过APP与摩托车深度连接,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

总之就是摩托车其实算是一个好赛道。

大家应该记得,之前我们关注过轮胎。很重要的原因是轮胎龙头只有那么几家,而且作为消耗品越来越有消费的逻辑了。但我们后来还是感觉轮胎品牌效应不太够,而且市场潜力和摩托车没法相比,大排量摩托车在中国还处于市场培育的初期。

粗看下来,风险有两个:

一个是来自燃油车品牌(比如长城汽车)潜在的竞争;

一个是政策可能不放松(但也算不上利空,只是维持现状)。

我们每个工作日为会员朋友推送3-5份机构调研(非付费用户每周一次推送),每周4-5次的原创调研,22个行业研究框架不定时更新。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业定性打分和估值也在持续更新。

众问估值计算器

企业估值=账面金融资产—账面带息负债➕预期经营净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估值表格中“金融资产”、“带息负债”和“净现金流”数据来自中国移动上年年报。

免责声明:我们根据公开数据和简易模型提供估值工具,主要参数(成长率和折现率)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基于对公司业务的认知做出的选择。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当您使用我们的工具默认您已经知晓并同意相关的免责条款。

标*的字段需要您输入。

益丰药房估值计算

股票价值毛估估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1.3
0.53
亿元人民币
8%
4%12%
亿元人民币

选择行业赛道对最终的收益有决定意义。

对我们的读者而言,一切都简化为: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行业。也就是成长/估值较高的行业。

读者可以通过点击成长/估值列排序,筛选查看得分较高的行业。

这个排序取决于我们团队对行业成长性打分和行业市场估值(每日更新)。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