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这是AI调取相关机构调研会议后,结合网站相关观点框架做的总结,仅供您参考:
2025年7月2日
1. 生产经营情况
– 气温回暖利好生产:气候条件促进光卤石结晶,氯化钾、碳酸锂产线稳定向好
– 效率质量双提升:生产计划稳步推进,订单履约率保持高位,符合年初预期目标
– 智能化升级:引入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生产体系,大数据调控参数,关键工序自动化
2. 碳酸锂生产流程
– 老卤水提锂工艺:吸附塔富集锂离子→反洗解吸+纳滤除杂→反渗透+蒸发浓缩→碳酸钠沉锂→过滤干燥包装
– 关键技术节点:吸附剂选择性分离、纳滤去除二价离子、浓缩液锂浓度提升、化学反应沉淀生成
3. 4万吨锂盐项目进展
– 建设中交验收:吸附提锂装置已完成验收,2025年9月计划联动试车
– 投资优化14.3%:初始概算70.98亿元降至60.82亿元
– 工艺创新:移动床技术提升锂回收率25%,浓水回收装置降低水耗,浆洗母液循环利用
4. 碳酸锂低价应对策略
– 成本领先优势:当前生产成本处于行业前列
– 双轮驱动措施:研发投入提升品质+穿透式成本管控体系覆盖全流程
5. 氯化钾价格判断
– 进口依存度高:2024年进口量1263万吨(同比+9%),依存度67%
– 大合同价指引:2025年6月签订346美元/吨CFR
– 需求端支撑: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单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推动需求增长
6. 海外资源收购
– 加拿大&西班牙项目:2025年5月签署合作意向书,正评估Southey钾矿和Muga项目
– 控制权规划:通过股权运作实现实际控制,借助五矿跨国并购经验
7. 同业竞争问题
– 控股股东承诺:已明确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 依法推进:严格遵循法规和监管要求处理
8. 实控人增持计划
– 增持规模:不少于21,166.29万股A股
– 时间窗口:公告日起6个月内通过大宗/集中竞价交易
9. 股东回报政策
– 资本公积新规:已组织学习财政部弥补亏损通知
– 分红原则:将制定稳定灵活政策,结合市值管理工具
10. 五矿体系整合
– 2025年战略定位:融入五矿开局年,构建盐湖锂钾一体化优势
– 双轨发展:钾肥保供粮食安全+锂资源服务新能源转型
11. 资源税情况
– 历史补缴完成:2024年度已整改并计入当期损益
– 现行税率:氯化钾按营收8%、含锂卤水按售价15%
12. 资本开支方向
– 配置原则:匹配核心业务升级、技术创新及战略转型需求
– 管控机制:强化前瞻性布局与精细化管控
2025年6月20日
碳酸锂行业影响与应对
– 市场现状:碳酸锂价格低位调整,新能源产业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 成本优势: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 措施:技术升级提升品质;构建穿透式成本管控体系
五矿财务公司存款利率
– 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
– 利率标准:不低于主要商业银行同期同类一般性存款利率
央企整合进展
– 时间节点:2025年正式融入中国五矿体系与中国盐湖
– 当前状态:业务有序开展,产品生产销售稳定
套期保值业务
– 策略:根据日常经营需要择机开展碳酸锂套期保值
半年报披露时间
– 依据:深交所规定,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
生产与锂盐项目
– 产能释放:氯化钾、碳酸锂产线加速释放
– 锂盐项目:4万吨/年一体化项目吸附提锂装置完成中交验收
季度业绩与全年计划
– 生产情况:一、二季度产销符合预期
– 目标:锚定全年生产目标
大股东增持计划
– 增持方:中国五矿集团
– 规模:不少于21,166.29万股
– 方式:大宗交易/集中竞价,6个月内完成
海外钾肥并购
– 进展: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资源评估与尽调
分红回报计划
– 原则:稳健经营与积极回报并重
– 政策:探索多元化分红方式
铷资源开发
– 阶段:当前处于研发阶段
– 方向:推进盐湖稀有元素关键技术攻关
同业竞争解决
– 承诺:实际控制人已作出明确承诺
– 进展:积极推进中
ESG管理
– 架构:成立ESG委员会
– 信息披露:定期发布ESG报告
股价异动说明
– 声明:不存在操纵股价行为
董事决策参与
– 参与方:中化集团、陕西煤业参与董事会决策
卤水销售
– 行为:向青海汇信2万吨碳酸锂项目销售卤水
4万吨锂盐项目
– 产品类型:电池级碳酸锂
钾肥产能与国储
– 总产能:500万吨
– 国储任务:50万吨
固态电池布局
– 现状:暂未布局电池领域
– 重点:拓展锂板块产能
现金使用规划
– 原则:遵循战略规划审慎评估
– 回购:需综合评估后决策
2025年6月14日
钾肥生产规模分配
– 产能体系:500万吨/年
– 钾肥分公司:400万吨/年(80%)
– 子公司(元通、三元、盐云、晶达科技):100万吨/年
氯化钾价格展望
– 需求端:
– 2024年氯化钾进口量:1263万吨(同比增长9%,依存度67%)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为首要任务
– 供给端:
– 地缘冲突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 2025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减产,国际价格上涨
国际市场产能影响
– 中资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 2025年5月12日签署加拿大Southey钾矿和西班牙Muga项目合作意向书
钾盐矿开采工艺差异
– 钾石盐矿:浮选法、溶解结晶法、重液分离法
– 光卤石矿:冷溶法、热熔法
– 卤水钾矿:反浮选-冷结晶等五大工艺体系
钾肥、碳酸锂日产量
– 氯化钾、碳酸锂产能加速释放
– 4万吨/年锂盐一体化项目进展:吸附提锂装置完成中交验收
锂盐项目技术优势
– 工艺路线: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锂收率提升25%)
– 能源消耗:淡水消耗下降47.4%,综合能耗下降50.6%
– 数智化转型:关键工序数控化、生产设备数字化
分红计划
– 新《公司法》修订提供制度支撑
– 待具体操作细则明确后推进
成本下降空间
– 材料、能源、物流、劳务成本全方位压降
– 推广节能技术,优化销售渠道
大股东赋能
– 中国五矿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优势
– 融入中国盐湖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盐湖集团战略
– 三步走战略:
– 2025年融入中国五矿体系
– 优化盐湖全产业链布局
– 强化钾、锂等资源产业规模
20250403
一、2024年度经营
・营业收入:151.34亿元
・净利润:46.63亿元(归母)
・氯化钾:产496万吨/销467万吨(市占率40%)
・碳酸锂:产4万吨(+10.92%)/销4.16万吨(+10.51%)
二、重点项目
・4万吨锂盐项目:总投资优化率14.58%/土建进度78%/整体进度55%
・股权变更:实控人变中国五矿(控股25.30%)/控股股东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成立;未来优化将依法披露
三、2025Q1业绩
・氯化钾:产96.49万吨/销89.11万吨
・碳酸锂:产8514吨/销8124吨
・净利润:11.3-12亿元(预增20.97%-28.47%)
四、关键运营数据
・研发投入:2亿元(+50.9%)
・股票注销:1.41亿股(占总股本2.60%)
・氯化钾库存:51.89万吨(含国储50万吨)
五、行业动态
・钾肥进口依存度:67%(2024年进口1263万吨)
・锂成本上升:采矿权收益按碳酸锂收入1.4%补提
・氯化钾价格驱动:两俄减产/加钾暂停扩产
六、技术进展
・新锂盐项目技术:”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锂收率+25%)
・节能指标:淡水消耗-47.4%/综合能耗-50.6%
七、运营优化举措
・科技成果转化:设立北京/成都/西宁研发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及产业链堵点
・成本管控: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产供销存),推进工艺优化、库存压降、节能降耗
・资源整合:强化现金流与预算刚性执行,利用税收优惠降低运营成本
八、战略与股东回报
・”三步走”战略:2025年融入中国五矿体系,聚焦钾锂资源扩张与世界级盐湖基地建设
・分红计划:研究新《公司法》公积金政策,待细则明确后优化可持续分红方案
・资产价值:盘活低效资产回笼资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注:新增内容聚焦战略规划、成本优化与股东回报,数据表述严格锚定原文核心信息。
20241031
一、经营数据
– 营业收入:前三季度104.49亿元
– 净利润:前三季度33.97亿元(归母净利润31.41亿元)
– 氯化钾产销量:产量约350万吨,销量316.56万吨
– 碳酸锂产销量:产量30,853吨,销量28,292吨
二、重点项目
– 锂盐一体化项目:投资概算70.98亿元,投资优化率14.58%(2023年)→2024年预计再节约11.3%,已签合同42.7亿元
– 库存股注销:拟注销1.41亿股(总股本2.6%),已完成决策程序
三、成本与市场动态
– 氯化钾成本:Q3生产成本下降(规模效应+技术优化),售价波动但盈利稳定
– 碳酸锂成本:原材料降价+提锂成本行业低位(同比增产近5000吨)
– 氯化钾供需:国内生产稳定,进口量增加(俄罗斯、加拿大等来源),库存合理区间
四、战略规划
– 盐湖集团组建:国家战略整合资源,目标绿色/高效/循环开发
– 产能扩展:察尔汗盐湖采矿权3700平方公里(现有氯化钾产能500万吨),推进非洲/东南亚“走出去”合作
– 技术布局:自主纳米层状吸附剂+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持续关注新技术
五、产品竞争力
– 钾产品:新增氢氧化钾、碳酸钾系列
– 锂产品:聚焦高质化/系列化,深化科研机构技术合作
(注:严格遵循原文数据及表述优先级,剔除比喻及非量化描述,保留核心数值及政策关键词)
20240924
一、公司基本情况
– 营业收入:723,662.82万元(2024上半年)
– 净利润:221,982.00万元(归属股东,2024上半年)
– 氯化钾产量:225.51万吨(同比+10.68%);销量223.67万吨(同比+4.63%)
– 碳酸锂产量:18,916吨(同比+34.20%);销量20,242吨(同比+34.94%)
二、合作进展
– 盐湖集团协议:青海省政府与中国五矿签署《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合作总协议》(2024年9月7日),目标整合盐湖资源、提升利用效率。
三、重点项目与技术
– 4万吨锂盐项目:核心装置预计2024年末建成,投资额较初期”大幅缩减”;技术优化吸附剂、吸附塔设计及自动化,提升锂回收率;数字工厂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实现生产监控。
– 提锂成本优势: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技术突破,可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卤水”高效提锂。
四、市场与销售
– 碳酸锂产销:2024上半年产量1.89万吨,销量2.02万吨,库存”正常状态”。
– 氯化钾成本:低品位钾矿开采、浮选尾盐回收等技术实现”生产成本明显优势”;上半年售价下降但盈利稳定。
– 氯化钾价格判断:2024年进口大合同价273美元/吨,保障国内需求;公司采取”双重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五、税务与合规
– 资源税结构:钾资源税为氯化钾营收的8%,锂资源税为含锂卤水售价的15%;因成锂卤水售价”明显偏低”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
– 套期保值:目前未开展,未来若实施将”严格遵守国家法规”。
– 分红计划:因”大额未弥补亏损”暂未满足分红条件,正修订制度适应新《公司法》。
六、销售模式
– 碳酸锂销售:直供为主,部分尝试线上拍卖作为补充,目标”拓展市场、开发新客户”。
20240716
钾肥产能:
– 500万吨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 全国市占率30%+,国产市占率65%+
– 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对需求增长
锂盐项目:
– 4万吨项目投资优化率14.58%
– 主装置施工中,2024年底核心装置建成
– 吸附+膜法专利技术+数字化工厂优化
– 日产量140吨+(当前气温回升期)
成本控制:
– 2023成本上升主因矿业权出让收益
– 卤水循环模式:钾肥→提锂→老卤回采区
– 先款后货销售模式
市场与政策:
– 2024钾肥进口合同价273美元/吨
– 蓝科锂业补缴税费6.66亿元(卤水定价争议)

AI-robot
连锁药店的逻辑在发生变化
现在是2025年7月1日。 去年底到今年初,益丰药房一度是我们重要持仓股,而且也贡献了收益。今年以来,AI医疗产品能力的进步让连锁药店的未来会有一些变化。...
从益丰药房一季报复盘药店投资的逻辑
我们将益丰药房的仓位降到了7%左右,总体上我们依然看好药房的前景。两天前益丰药房管理层对一季报做了一个简明扼要的解读。在过往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从中归纳几点新的看法,有部分是加强了之前的看法,有些作了细微调整: 1、线上药房对传统药房不够成冲击,这个逻辑应该是得到加强的。 管理层很细致地讲到他们为承接线上处方外流做的准备工作。...
益丰药房估值简报
估值一直是投资的核心,这些年我们对估值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最近,我们在原来估值模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完善。 刚毕业那会在深圳的一家私募做研究员,老板总是说“你们不要长篇大论,告诉我这家公司值多少钱以及为什么值这么多钱。年报和调研我都看了,不需要重复。我只想知道你们的投资逻辑和假设是什么。”直到现在潜意识里我们都还有这种习惯。...
益丰药房24年年报速读
去年至今,我们在益丰上仓位算是比较重的,但很奇怪我们一直没那么着急研究年报。直到“五一”期间有朋友委婉提醒我们说“连锁药店的年报都出来了”。😊 我们之前对药房做过很多研究(请参考文末清单),最近根据行业和公司出现的新情况和数据做一些简单更新:...
益丰药房研究之:药店的护城河
全文1563字。 大多数人都认为零售没前途,药店零售也是零售,所以是难的生意。我不敢说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最近十年让我最终亏损割肉的股票就是深圳的某央企旗下的连锁商超。零售确实是很难的生意。不要说线下店了,这些年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之间的竞争都是你来我往,没有一家敢有丝毫松懈。 需要提前说的是,我们在益丰药房上有持仓(最新持仓请点击查看),所以很可能不够客观理性。大家一定要独立思考。...
为什么药品比价是处方外流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比价政策不是市场很多人认为的对零售连锁药房的打压。“比价”的背景是医药分离,医药分离意味着处方外流。这让相当大一部分药品支付场景从医院药房转移到零售药店。于是在逻辑上,就必须让医保支付也对应进入零售药店。可是实际操作层面出现了套用或滥用医保资金的情况。因为如果药店以很高的价格出售,然后让医保支付,这里就会有混乱和腐败,以及增加本就有压力的医保基金的兑付风险。于是,监管2024年推出了药品比价。...
互联网卖药会冲击实体药房吗?
这是我们投资药房之前要想明白的问题。我们打开美团或京东、天猫都可以买药,而且同样药品价格比线下实体店便宜不少。常识上感觉这一定会影响线下药店的生意。 但我们目前看不到互联网冲击实体药店的迹象。原因如下:...
药店连锁企业机构调研的三个共性问题
我们小伙伴整理了最近一年连锁药店龙头上市公司管理层接受机构调研的谈话记录。归纳了几个共性的问题,里面有些问题我们之前有谈到过,也有我们没想到的问题: 1、互联网对线下药店产生影响。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开放O2O刷个人医保账户购药,深圳开放O2O统筹医保刷卡,对药店行业及公司经营有什么影响?(2024年12月) 益丰药房的管理层回答强调...
药品比价对连锁药店的影响
周末有会员私信我们一篇文章,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媒体,他们说“比价系统对连锁药店的影响很大,能相当程度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同时又不影响药企的正常经营。”这个判断是有违常识的。我们做投资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参与方都想象成”聪明“的群体。怎么会在不影响药企的情况下削弱药店的盈利能力呢?两款药,如果药效一样但是价格不同,通过比价系统一定会淘汰药效较低的那一款。药店的经营者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将其筛除...
连锁药店的风险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有会员朋友问我们,现在投资连锁药店的风险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未来某个时候,中国连锁药店龙头很可能会出现整体性商誉减值的情况。这个背后的本质是当集中度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之前为了扩张规模而做的一些收购项目盈利不达预期,从而引起商誉减值和资产负债表损伤。如果真的出现这个情况,估计那时相关龙头企业的市值会有不小波动。[tbcontent...
哪些指标反应连锁药店的竞争力?
每天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的两篇:《药店调研信息更新1》以及《药店调研信息更新2》。今天继续补充下药店的比较数据。 午饭后散步的时候,我问自己,哪些指标反应了一家连锁药店的竞争力?我想了下大概认为是毛利率、坪效和营收与利润增速的比较。理论上我们可以捣鼓无数的指标,但这几个我觉得重要。...
药店的强者恒强逻辑
有会员在邮件里问连锁药店有没有更新调研信息。 之前SUN在《药店调研信息更新》中写道:“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 围绕这个我补充一些最新的思考和数据:...
药房最大的挑战是消费力的下降
今天更新下药店相关调研信息和投资逻辑。 1、药店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规模越大,对上游药厂的议价能力越强,采购成本和药品种类更丰富。同时,老百姓买药通常会选择大品牌的药房。这次调研我新增了一条认知,其实大药房的合规成本更低。因为现在政府对药房的监管变得更加规范,在面积、库房、系统、安保等方面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小药店更容易被“出清”。...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