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4年年报速读

sun

伊利股份24年年报速读插图

全文1476字。

伊利出了24年的年报,我们也把组合中科锐国际换成了伊利股份。所以下面分析不一定客观。

主要说三点我们最关心的事情:

首先,乳制品行业的需求是很稳定的。也许我们在投资论坛或者很多机构的报告中,总会看到关于乳制品周期的分析。实际上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只下降3.1%,这种涨跌幅不能叫做“周期”,而且这里营业收入的更多的还是价格的下降,或者低价产品占比的提升。真正的周期是销售量的大幅度下降,因为这体现了需求的萎缩。现在的数据很难说明乳制品销量在大幅度下滑。当然,也有一些相反的证据,比如24年中国快消品市场是有正增长的(3%左右),而且大的品类看乳制品大概是唯一负增长的。但是这依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上游原奶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会导致终端乳制品价格的下跌,从而让销售额数据看起来是负增长。总之,我们需要更细地观察和对比这些数据。

接下来我想对伊利股份2024年营收和利润的一些拆分解读。我们注意到,在年报的19页,公司有披露他们测算过的收入和成本详细数据:

液体乳产品本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50.03 亿元,较上期减少 105.37 亿元,同比下降12.32%,本期主营业务成本 517.70 亿元,较上期减少 77.96 亿元,同比下降 13.09%,其中因销量下降减少收入 60.46 亿元、减少成本 46.86 亿元,因产品结构调整减少收入 9.70 亿元,因销售价格变动减少收入 35.21 亿元,因材料价格变动、产品结构调整减少成本 31.10 亿元。

我们会发现,单就液体乳(这是我个人最关注的品类,也是伊利股份的基石业务)来说,成本下降幅度是大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的。这歌13.09%和2024年生鲜乳均价同比下跌13.4%非常匹配。这很清晰地说明伊利股份营收的下降是可以主要归因于成本下降的。

然而,销售量也的确在下降,这个微妙的数据对我们理解乳制品行业也很重要。按照常理,牛奶是日常用品,需求弹性很低(算刚需的意思),所以价格下降之后销售量不应该下降很多。可是为什么拆解的数据来看伊利因销量下降减少收入 60亿元?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在上游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原奶价格大幅度下跌,所以伊利的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小乳制品企业压低价格导致。对于原奶企业,我到时间不卖出去就得倒掉,所以多低价格都行。这刚好是急需扩大市场份额的中小乳制品企业的机会。可是伊利是不能随意压低价格的,因为这样很难维护好与渠道的利益绑定关系,对自己的品牌也有伤害。所以只要伊利蒙牛的价格下降幅度小于中小企业,伊利的销量就可能被拉低。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

总之,并不影响伊利股份本身的经营和基本面情况。

    伊利股份24年年报速读插图1
    2024年5月31日-2025年4月25日众问组合总收益12.12%,无交易。
    2024年5月31日-2025年4月18日众问组合总收益10.76%,无交易。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