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供热业务可能形成规模吗?

sun

中国核电供热业务可能形成规模吗?插图

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核电有具体的工业供热项目落地。如果这个业务能规模化复制,将是中国核电未来的一个重要业绩增长点。下列讯息来自公司公告:

2024年8月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项目获得核准,这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以工业供热为主,建成后将为连云港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大规模供应高品质低碳工业蒸汽。

核心问题是:工业供热相比现有的核电业务是否有更高的ROE?

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又取决于核能供热与现有的燃煤、燃气供热是否具有成本优势,以及这个成本优势覆盖掉供电的损失后还能提高中国核电上市公司10%左右的长期净资产回报率?

从原理上,煤电和核电本质上都是通过热能把水烧开,通过水蒸汽来发电,所以理论上燃煤、燃气和核电都可以供热。

核能供热的主要成本项有:


隐藏内容,继续阅读请先开通VIP
 开通VIP会员

简单说,即使不考虑运输成本,从数据看核能的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成本只有燃气的25%,燃煤的58%

中国核电供热业务可能形成规模吗?插图1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看,核能供热相比现有的燃煤和燃气有相当不错的成本优势。然而,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还依赖于煤炭价格(主要是动力煤)、依赖于热力管道铺设费用的谈判,以及下游工业企业(甲方)他们从燃煤或燃气供热改为核电供热需要的一些改造成本。

写到这里,我们的小伙伴还提醒我,说我漏掉了一大块收益:环保收益。也就是所谓的“碳排放税”。因为作为清洁能源,核能是零排放的,所以相比燃煤供热就更有优势了。我们将拭目以待,如果上述数据和推理相对准确,那么中国核电以后很可能会继续扩大和复制供热项目。

上述所有的观点都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们每个工作日为会员朋友推送3-5份机构调研(非付费用户每周一次推送),每周4-5次的原创调研,22个行业研究框架不定时更新。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业定性打分和估值也在持续更新。

众问估值计算器

企业估值=账面金融资产—账面带息负债➕预期经营净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估值表格中“金融资产”、“带息负债”和“净现金流”数据来自中国核电上年年报。

免责声明:我们根据公开数据和简易模型提供估值工具,主要参数(成长率和折现率)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基于对公司业务的认知做出的选择。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当您使用我们的工具默认您已经知晓并同意相关的免责条款。

标*的字段需要您输入。

中国核电估值计算

股票价值毛估估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1.3
0.53
亿元人民币
8%
4%12%
亿元人民币
核聚变与中国核电

全文1351字。 最近三年,全世界范围内核聚变项目的投资都在加速。 2023年,全球核聚变领域的融资额高达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7%(根据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的数据,下同); 2024年,全球核聚变领域融资总额达到71亿美元,比2023年新增9亿美元。...

了解更多
中国核电投资报告

1、  核电的物理原理 无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都能产生大量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如果一个重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裂变后粒子的总质量小于裂变前粒子的总质量,那么根据质能方程这些质量就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去了。这就是核裂变。反之,如果两个轻原子核融合为一个较重原子核的过程,聚变前后同样存在质量差和质能的转化,这个过程同样会释放巨大能量。这就是核聚变。...

了解更多
核电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2025年1月21日 很多投资逻辑是一环扣一环的。 我们跟踪研究的组合中同时包含中国神华和中国核电,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电力行业未来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煤都会是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但它的重要性会持续下降。按照政府的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需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20%。...

了解更多
研究核电电价意义不大(核电定价机制)

之前SUN写过一篇短文《核电投资的机会与风险》(点击这里),特意提到“研究核电电价没有太大意义”。很多朋友对此并不认同。今天我补充一些事实。如果核电价格真无关紧要,那以后可以帮大家节省很多时间。投资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否则很影响收益。...

了解更多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