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2023年 证券事务代表|特定对象调研
在进口替代方面,2022年我国特钢进口量518.57万吨,进口金额109.23亿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长7.53%,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电力装备、汽车、能源石化、高档机床、信息技术等领域。从细分品种看,高端齿轮钢、轴承钢、工模具钢、弹簧钢和高温合金、新能源用钢等重点品种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每个企业都要寻找新市场、新盈利方向,各自寻求生存之路。
特冶锻材、两高一特产品是公司重点发展品类,最近几年始终保持强投入,且产品销量一直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公司未来的目标不仅是承担国家责任,解决国家关键领域产品。
08月23日, 2023年 |特定对象调研
2023年上半年销售方面:销量创历史新高。能源用钢销量同比增长87.7%,汽车用钢销量同比增长10.7%。“两高一特”销量同比增长4%,超高强度钢同比增长14.4%。同时,公司还重点培育了80余个“小巨人”项目(细分市场领域的隐形冠军),“小巨人”品种销量突破335万吨。
问:公司产品下游各个行业景气度的情况如何?
答:能源行业:公司坚定看好能源行业,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发力。目前,风电以及火力发电行业依旧保持较好的景气度,后期,预计风电(陆地加海上)、油气用钢、核电、氢能用钢等能源用钢依旧会保持较大的需求。
汽车行业:尽管汽车用钢市场面临轻量化及总体用钢量下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钢需求在增加,中信特钢汽车用钢市场占有率在提升,并且正在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汽车,新能源车的占比增加对公司汽车用钢有积极作用,因此公司2023 年上半年汽车用钢销量同比增长了10.72%。
工程机械:受宏观经济、房产、基建等影响比较大,上半年继续保持弱稳的形势,预计下半年延续弱稳向好态势。
问:公司能源用钢情况如何?上半年公司风电用钢进展如何?
答:2023 年上半年,公司能源用钢产销旺盛,销量同比增长87.77%,给公司生产销售利润提供了较大支撑。公司坚定看好能源行业,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发力。目前,抽水蓄能、火力发电行业保持较好景气度;后期,预计油气用钢、核电、氢能用钢等能源用钢依旧会保持较大需求。
风电行业长期来看需求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从5月份开始风电需求有所下降,公司在风电行业仍处于领头羊地位,尤其在海上风电的各个细分领域具有绝对竞争力。公司在风电领域深耕多年,与全球知名主机厂、零部件企业全面合作,行业领先优势显著。公司在风电轴承、偏航变桨、风电法兰、主轴风电用钢球、风电塔基螺栓及风电齿轮箱中的关键零部件材料等基本实现全覆盖。风电机组大型化和海洋风电是发展趋势,将会提升对特殊钢材料品质的标准要求,公司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有利于公司品种档次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03月23日, 2023年 |特定对象调研
问:公司产品利润率波动情况如何?
答:公司通过了大量的二方和三方认证,公司产品绝大部分是定制化产品,客户与公司合作的粘性很高。公司与客户按年度商定定价模式,协商产品基价后再根据季度或月度钢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行情以及公司价格政策确定最终价格,同品种规格产品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产品利润率。同时,公司的下游行业分布广泛,在宏观经济或下游某个行业发生波动时,能够利用丰富的品种优势与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高端群体客户共同抵御市场波动,维持整体产品利润率相对稳定。
问:公司长期和近期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答:从长期发展的需求看,发达国家特钢占本国钢材的比例超过25%,中国目前占比不到10%,中国特钢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端制造业的提速发展,预计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绿色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在未来5-10年内对特钢的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将不断提升,足以支撑公司“十四五”期间产销量增长规模。自主创新替代进口、解决“卡脖子”材料也具备较大的增量空间。
从公司近期发展来看,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增长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钢续建项目达产达效仍将释放一部分增量;二是天津钢管并表以后经营向好;三是天津钢管纳入中信泰富特钢体系后形成协同效应,预计带来钢管产业生态向好转变;四是大冶特钢特冶二期项目主体设备机组建设基本完成,部分设备已陆续调试和试生产,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带来增量;五是公司仍将持续聚焦高端特殊钢领域寻求外延式发展机会。
03月20日, 2023年 |业绩说明
中信特钢的一大竞争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抗周期能力,在行业形势大好的时候,公司能高质量健康发展,专注特钢主业,不随波逐流;在行业形势困难的时期,公司能找准机遇,产销研协同联动,迎难而上。
2022年,中信特钢全年完成销量1,518万吨,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销量突破15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0.83%,吨钢毛利创历史新高。从产品结构来看,能源用钢成为继轴承钢、汽车用钢之后的第三大拳头产品,销量突破400万吨,同比增长36.8%。
2022年下半年开始,钢铁行业进入了弱周期状态,经营压力持续。一是当前原料行业运行态势总体强于钢铁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钢铁行业多数企业将面临亏损或微利状态。二是当前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依旧庞大,普钢企业面临持续亏损,加速向优特钢转型,优特钢企业的经营压力大增。三是龙头标杆钢企所面临的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易跌难涨,总体经营压力增大。
特钢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客户对产品的认证周期较长,普钢企业转型,面临着较高技术壁垒、较长认证周期以及下游行业谨慎认可的困难。普钢企业转向生产一些低端特钢对特钢的下游市场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中信特钢深耕特钢主业多年,采取先期介入的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务,与大量用户尤其是下游行业龙头客户保持了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高度贴合市场需求,订单稳定可持续。中短期内对国内现有的特钢行业格局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化石燃料车、内燃机车仍有市场,尤其是油电混动的车还长期在。另外,新能源车的电机轴、变速箱齿轮等对钢材品质要求更高,也是中信特钢主导的产品类别,恰好是公司主打高端汽车钢市场领域。
中信特钢 | 钢铁行业 | |
销售毛利率 | 14.74 % | 5.50 % |
净资产收益率 | 20.57 % | 3.80 % |
3年营收增长 | 10.64 % | 9.20 % |
1.销售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为上年数据。
2.营收增长为过去3年主营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
估值=金融资产-带息负债+预期经营净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估值表格中“金融资产”、“带息负债”和“净现金流”数据来自上年年报。标*的字段需要您输入。
本站对所涉及的行业指数及其他信息、意见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
0条评论